游客
题文

阅读短文,按文后要求去做。
___________
爷爷是个医生。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给我们小辈树立了好榜样。
爷爷工作的医院,风景可美了:郁郁葱葱的树林,四季不谢的花朵,还有一个小小的人工湖,在我眼里成了不收门票的公园。可偏偏医院规定:本院职工家属(特别是小孩)不准进去玩。我试着去了几次,都被门卫挡住了。我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想了一个好办法:以找爷爷为借口混进去玩。门卫果然被我瞒过了。
我像小鸟一样在公园里尽情玩耍,还为自己的小“聪明”暗暗得意。谁知,我却被爷爷瞧见了。他喊住我:“你怎么进来的?快回去。”我的高兴劲被一盆冷水浇灭了,只得悻悻离去,我还担心会挨爷爷的批评。果真爷爷一到家,便把我叫到身边。我知道爷爷的脾气,什么事都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只好照实说了。爷爷见我认了错,便语重心长地说:“爷爷是个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则。医院的环境虽美,但不是一般的公园,你不该随便进去。如果别人看见干部的孙女可以随便进去,也让自己的子女进去玩,那还像个医院吗?你在班里是个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才好。”听了爷爷的话,我羞愧极了。后来又听说爷爷为这件事还在医院的一次会上作了检讨呢!
这件事以后,我下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任何事情都要以身作则,说到做到。我能够这样,不正是爷爷给我树立了好榜样吗?
(1)给短文加题目,写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
(2)用“△”给短文分段,并写出各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
语重心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短文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理解。
观日出
看日出须早起。四点钟还不到,我就起身,沿着海边的大路,向着东山走去。我走得很快,不久,便爬上了山顶。
残(cán)云已经散尽了。几颗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shuò)着渐渐淡下去的光辉(huī)。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xiá)光。
天边的朝霞变浓变淡,粉红的颜色渐渐变为桔红,以后又变成鲜红了。而大海和天空也像起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在那水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方,一轮红日冉(rǎn)冉升起。开始时,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一个弧(hú)形的金边儿。但是,这金边儿很快地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蹦.
就出了海面。于是那辽(liáo)阔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yào)眼的金光。
1、请在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浓——()缩小——()快——()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天空()的金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登山人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dǒu)难登,就退下来了,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xū)吁(xū),望着上面险面的山势,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最后终于登上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第二个人说:“是啊!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峰顶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开始——()进——()明智——()
2、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分别形容三个登山人。
第一个登山人(),第二个登山人(),第三个登山人(),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阅读理解。
赏梅
初春,正是赏梅的大好时节,素有“雪梅”十里香之称的超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公园大门前小山坡上,有一片梅林。朵朵白梅绽开枝头,如片片白雪。白梅有五片花瓣,洁白无瑕,给人一种纯洁高尚的感觉。
进门不远,便是大明堂。在草坪的东北,有一株宋梅,四周用石栏围着。这株古梅,饱经风霜,树皮已成了铁黑色,树枝苍硬弯曲,枯枝已经不少,但枝头却稀稀落落地开着一些梅花,看来它并不服老,像要展示出自己生生不息的顽强意志。
穿过大明堂,在浮香阁前的庭院里,有几株红梅,开得特别艳丽。花瓣层层叠叠,非常饱满,看了使人精神振奋。
1.给下面带点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饱”的字义有:①充分②满足③充实、充足④吃足了
(1)饱经风霜()(2)饱满()
2.文中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梅花。其中宋梅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1. 用“———”划出这上小节的中心句。
2.这一小节重点写了庐山云雾的四种姿态,即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亲口尝尝
长征途中,红军的粮食非常紧张,常常以野菜充饥。有一天,部队来到一座草木茂盛的山脚下,大家采了许多灰灰菜,准备煮着吃。
灰灰菜要下锅的时候,贺龙来到事务班。他抓起几棵灰灰菜,仔细地看了看。
“事务长,这种野菜吃得?”贺龙问。
“吃得,吃得,吃过多少次了,没有毒。”
“还是小心一点好,先别下锅。”贺龙说着,拿起一棵灰灰菜亲口尝了尝,感到特别苦。他咽下去后,又拿起几棵灰灰菜来,仔细地观察,终于发现了这种菜与以前吃的灰灰菜叶子很相像,但根部多了一些细毛毛;不仔细是看不出来的,贺龙怕这种野菜有毒,又吩咐道:“先别下锅!”
这种野菜果然有毒!过了半个钟头,贺龙就呕吐起来,脸色也变得很难看。“贺老总吃野菜中毒了!”同志们找来卫生员,好在贺龙吃得很少,没过多久,他就渐渐恢复正常了。
幸亏贺龙亲口尝了尝这种野菜,使部队避免了一场中毒事件。‖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相像——()吩咐——()渐渐——()
2、文中“亲口尝尝”的人是(),他尝的是(),他坚持“尝”的原因是(),“尝”的结果是()。
3、根据文章内容,将乱句组成一段话,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部队避免了一场中毒事件。
()战士们采了许多灰灰菜。
()贺龙呕吐了,脸色变得很难看。
()贺龙怕这种菜有毒,就拿了几片叶子放进嘴里尝了尝。
()长征时,红军经常挖野菜充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