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夜思中原
(南宋)刘过①
中原邀邀路何长,文物②衣冠③天一方。
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④。
关河夜月冰霜重,宫殿春风草木荒。
犹耿孤忠思报主,插天剑气⑤夜光芒。
【注释】①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南宋人,尚气节,以功业自许,多次进恢复中原之策,不为时所用。屡试不第,漂泊于江湖间。②文物:礼乐、典章制度的统称。③衣冠:指士钟、世家大族。④天阊:即天门,指朝廷。⑤剑气:语出《晋书·张华传》,他夜观天象,见牛斗间紫气冲天,派人到江西抢到被埋的宝剑。
请赏析诗歌首联的妙处。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从京城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京国:指长安。
“迟日园林悲昔游”是由眼前的春光回忆起往昔的春游,诗人为什么要用一个“悲”字呢?谈谈你的理解。
答:
有人说:“‘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极富匠心。”试从艺术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
“人南窜”与“水北流”相对,请谈谈表达效果。
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灞上秋居
唐·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释:
①灞(bà)上:又作“霸上”,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因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②郊扉:郊居。
赏析颈联的表达特色。
尾联和前三联是什么关系?全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后面题目。
梅花二首
苏轼
其一
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
其二
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注】《梅花二首》写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途中。
简要分析《其一》如何描写梅花的。说明《其一》中梅花有着怎样的特点。
《其二》“开自无聊落更愁”句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试做分析。
《梅花二首》中梅花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微之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①
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注:①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即公元817年)三月,元稹贬通州(今四川达川);八月,白居易贬江州(今江西九江)。此诗为该年十二月元稹接白居易《梦微之》而酬和次韵之作。
白居易诗“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写法独特,谈谈你的认识。
两首诗都写了“梦”,但梦境内容与表述的情感有所不同,试作简要说明。

诗歌鉴赏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暮春》一诗,春之“”体现在哪些地方?(4分)
《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2分)
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