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曹咎书抵栋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令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下面句子中,对黑体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季父项梁(小叔父)秦将王翦所戮者也(被)
B.学万人(抵挡)项氏世世楚将(做)
C.学剑(前往)又不肯学(竟然)
D.梁以此籍(认为奇异)与籍仇于吴中(躲避)

下面句子中,黑体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项梁怒处处志 B.书足记名姓而已先帝简拔遗陛下
C.彼可取代也面山 D.梁掩中往来种作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理解与探究。
(1)文中“___________                       __”句表达了项羽的抱负理想。
(2)本文表现出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3)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悲剧英雄。南宋词人李清照曾作诗怀念他,请写出其中的名句或写出与之有关的一个成语。
(4)下列各项中,对本段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叙述项羽的远大抱负及成长过程。 B.叙述季父项梁的生平事迹。
C.叙述项羽与叔父的相识相知。 D.叙述项羽叔侄起义前的生活经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文言文《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节选,完成文后题目。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朝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解释文中划线的字。
忿尉()恚:以头地耳抢:
下列划线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忿恚尉,令辱公亦尝闻天子怒乎
B.卒多为用者皆布衣之
C.为坛而盟,祭慰首头抢地耳
D.王侯相宁有种乎与臣而四矣

翻译下面的句子。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甲、乙两段都是史学家写的人物传记节选,甲段节选自西汉史学家所著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乙段则节选自西汉史学家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两段文字都重点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甲段塑造了善于洞察时局和组织领导的农民起义领袖陈涉;乙段塑造了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外交家唐雎
以下两题,请任选一题。(2分)
(1)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多不胜数,有许多提出了符合大多数人意愿的口号。请你仿照示例,再列举两例。
示例:陈胜、吴广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列举:①

原谷谏父
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谏:好言相劝。④舆:手推的小车⑤凶:不吉利
解释划线的字。
(1)谷年十五:(2)父不(3)载祖归养:
翻译下面的句子。
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原谷的父亲最后为什么“载祖归养”?读了本文之后,你有什么感悟?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解释划线的字。
(1)可爱者甚(2)清涟而不妖:
(3)不蔓不(4)陶后有闻:
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

金银珠玉,世人所甚贵,及遇凶年则不及菽粟,何哉?事有先后,势有缓急也。平时富贵之家,求一珠玉犀象玩好器物,至发粟出帛,惟恐其不得,将以充其室夸耀于人以自乐者,皆是也。
壬辰岁,余在大梁时,城久被围,公私乏粮,米一升至银二两余,殍死者相望。人视金银如泥土,使用不计。士庶之家,出其平日珠玉玩好,妆具环佩,锦绣衣衾,日陈于天津桥市中,惟博鬻升合米豆,以救朝夕。尝记余家一毳袍,极致密鲜完,博米八斗,金钗易牛肉一肩,趣售之。以是知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诚知其本也。古人云:“薪如桂,米如珠。”岂虚言哉!
【注】①犀象:指牛角和象牙。②玩好:供玩赏的珍品。③大梁:即开封。④士庶:士大夫和普通民众。⑤天津桥:在大梁城内。⑥惟博:只求换取。⑦毳(cuì)袍:用鸟兽的细毛制作的衣服。⑧趣:同“促”,意思是赶紧。
解释句子中划线的词。
(1)殍死者相望() (2)日于天津桥市中()
(3)记余家一毳袍() (4)虚言哉()
指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词性(或用法)及意思。
(1)世人所甚()()
(2)陈于天津桥市中 ()()
辨析下面两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的不同。
(1)将充其室夸耀于人();以救朝夕()
(2)金钗牛肉一肩();此易耳()
翻译下面的句子。
(1)金银珠玉,世人所甚贵,及遇凶年则不及菽粟,何哉?
(2)以是知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诚知其本也。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意思。

读《梵天寺木塔》,回答下面问题。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用“||”在文中把本文分成三层,并概括这三层的大意。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②如此()
③未瓦()④不能动()
⑤盖钉板上下弥束()⑥以瓦布之()
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六幕相联胠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皆伏其精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皓笑曰”中的“笑”表现了喻皓当时怎样的心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