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中常用碳酸钙、二氧化硅等物质作为摩擦剂.某同学对牙膏中摩擦剂碳酸钙的含量进行探究.
【实验原理】测定C装置中生成的BaCO3沉淀的质量,通过计算确定牙膏中CaCO3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CO2+Ba(OH)2=BaCO3↓+H2O,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实验装置】
根据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有:①搅拌B、C 中的反应物,使其充分反应;② ;
(3)从C中过滤出BaCO3沉淀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和玻璃棒;
(4)实验中准确称取三份牙膏样品,每份4.0g,进行三次测定,测得生成BaCO3的平均质量为1.97g.则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
(5)若没有A装置,直接通入空气,则测得CaCO3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
(1)A实验造成的后果是 ;
(2)B实验网罩的作用是 ;
(3)C实验红磷要足量的原因是 ;
(4)D实验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乙炔(C2H2)气体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高温火焰(氧炔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化学式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猜想一:CaO;猜想二: ;猜想三:Ca(OH)2
他的依据是 。
【交流反思】经过同学们交流讨论,认为猜想一不成立,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猜想一不成立的原因 。
【进行实验】(一)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始终没有观察到 ,证明猜想二不成立。
(二)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到水中,取上层清液,滴入 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猜想三成立。
【实验结论】白色固体是Ca(OH)2。
【拓展应用】将碳化钙固体放入氯化铵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有气体生成,该气体的成分是 (写化学式)。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1)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该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若发现导气管口刚一有气泡冒出,就立刻开始收集,会造成的不良后果是 .
下列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使用 添加水.
(2)指出图A中的错误操作 .
(3)将图A中错误操作改正后,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
(4)在其他操作无错误的前提下,量取所需要的水时,按图 B进行操作,一定能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盐的知识时,发现碳酸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很相似,他们想知道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是否也生成二氧化碳,于是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当观察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烧杯中出现 现象时,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也生成二氧化碳,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白色沉淀明显增加,于是他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中的溶质进行了探究.
【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
【猜想】小刚的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
小钰的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小伟的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 .
【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
|
小伟的猜想不成立 |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小刚的猜想不成立 小钰的猜想成立 |
【拓展】小钰想进一步验证溶质中的氢氧化钠,如果她重新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实验过程中需选择的试剂是 (填序号).
①氯化钙溶液②氢氧化钙溶液③稀盐酸④酚酞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