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是我国固有领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1)海水制盐。从海水制取的粗盐中含有泥沙、硫酸镁和氯化钙等杂质,为得到较纯的氯化钠,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如下操作:
a.加过量的Ba(OH)2溶液;
b.加稍过量的盐酸;
c.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d.过滤;
e.蒸发。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加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 。
(2)海水淡化。下图是一个简易的蒸馏法淡化海水的装置。证明得到的水是淡水的方法是 。
(3)海水制镁。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填反应顺序号)。海水中本身就含有氯化镁,则①、②两步的作用是 。
(4)海水“制碱”。氨碱法制纯碱是先通过化学反应生成NaHCO3和NH4Cl,NaHCO3结晶析出,再加热NaHCO3制得纯碱。
①氨碱法制纯碱中生成NaHCO3和NH4Cl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反应中生成NaHCO3和NH4Cl的质量比为84∶53.5,NaHC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请分析NaHCO3结晶析出而NH4Cl没有结晶析出的原因是 。
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实验步骤有:
①称量、量取 ②溶解 ③计算 ④装瓶。
(1)实验中需称取氯化钠克,需量取水毫升。
(2)配制过程的先后顺序是(用序号表示);
(3)溶解步骤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和;
(4)其他操作都正确,装瓶时不慎将少量氯化钠溶液倒在了瓶子外边,则最后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小思实验操作考试的题目是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内容包括:铜在空气中灼烧、锌与稀硫酸反应、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下图是他实验操作考试中的部分情景。
(1)上图中有一处错误的操作,该操作是 (填序号);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2)操作A的现象是;
(3)他将铝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未出现任何现象,其原因是 。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
(1)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的性能,其原理是;
(2)农药波尔多液(含硫酸铜)不能用铁桶盛装
(3)食品包装袋内常用生石灰作干燥剂,其原理是;
(4)在焊接金属时,常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其原理是。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填写“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若密封不严会使氢氧化钠部分变质为碳酸钠。
(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请你选择两种不同物质类别的试剂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只要求写出你选择的试剂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