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物质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根据叙述回答问题:(“→”表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关系)。
(1)甲为银白色金属,能与溶液A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 。
(2)乙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可由A、B两种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得到,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固体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与D反应可得到B,则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E、F的物质类别相同,且E与F能反应放热,F也能与A溶液发生反应,则F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若将盛有饱和C溶液的小烧杯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并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C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物质组合可能是 (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固体和水
②镁和稀盐酸
③硝酸铵固体和水
④氯化钠固体和水
⑤碳酸氢钠和稀盐酸
下图所示的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A处的现象是_________。B处的现象是_________。
(3)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
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装置图.
(1)分别写出硬质玻璃管和试管内产生的现象_________
(2)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可再生.因此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请写出其中的一点_________.
(201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影响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的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作出猜想】a、可能与金属本身的性质有关
b、可能与盐酸的浓度有关
【设计探究】实验所用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
实验(1)为探究猜想a,小组同学分别在两支试管中放入相同质量的锌片和铁片,然后分别加入相同尝试和质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放锌片的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放铁片的试管中只产生少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
从实验现象可判断:金属活动性Zn Fe(填“<”“=”“>”).
得出结论:金属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与金属本身性质有关,金属的活动性与反应的剧烈程度的关系是 .
实验(2)为探究猜想b,小组同学设计如图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注射器的作用是 .所用药品,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选用金属(均取2g) |
盐酸质量分数(均取50mL) |
每分钟产生氢气的体积/mL |
|||||
1分钟 |
1﹣2分钟 |
2﹣3分钟 |
3﹣4分钟 |
4﹣5分钟 |
前5分钟共收集气体 |
|||
Ⅰ |
锌片 |
15% |
2.9 |
16.9 |
11.0 |
9.2 |
7.6 |
48.5 |
Ⅱ |
锌片 |
5% |
1.6 |
8.4 |
5.9 |
4.8 |
3.7 |
24.4 |
得出结论:金属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与盐酸的浓度有关,其关系是 .
【反思评价】根据表一中实验Ⅱ数据分析,请描述锌与盐酸发生反应快慢的变化情况并解释原因 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能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写一条即可).
【拓展延伸】很多金属不仅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盐酸溶液反应,现将a g铁钉投入到CuSO4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固体取出洗净、烘干,称重为b g,则生成铜的质量为 .
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实验步骤 |
观察到的现象 |
①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
_ |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充分作用。 |
无明显现象 |
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充分作用。 |
结论:金属活动性Al > Fe > Cu
(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 > Fe > H >Cu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
(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 > Fe > H >Cu的结论,还要做将铝丝插入稀盐酸的实验,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做补充实验,原因是。
已知A、B、C、D、E、F、G、H、I、X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G为常见金属单质,E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G呈紫红色,I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所形成的常见气体单质;人体胃液中含有A,可帮助消化.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反应物和产物均已给出)
(1)E的名称是 ,H的化学式是 ;X的作用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检验I气体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