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某黄铜(铜锌合金,假定其他成分均不与盐酸反应)样品,请从下图中选择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测定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要选择的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若产生的气体从左向右流,则接口的顺序为 (填接口字母代号);
(3)细心观察发现:盛装溶液的试剂瓶与收集气体的集气瓶都有磨砂部分,所不同的是集气瓶的磨砂部分位于 。
a.瓶底内壁 b.瓶口边缘 c.瓶颈内壁 d.瓶底外壁
(4)仪器组装好后,在开始实验时,要先 。
(5)若实验样品的质量是9.9g,实验中测定氢气的体积是1.1L(氢气密度为0.09g/L),则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
如图为初中化学中关于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知识框架图,X、Y是除酸、碱、盐之外的不同类别的物质,据图回答问题:
(1)X的物质类别是 ;
(2)若“盐1”为AgNO3,则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写一个);
(3)反应④能够发生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
(4)在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如图为“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并计算产率”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请将上述操作进行合理排序: (填序号)、计算;请改正操作④中的错误 ;
(2)操作②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3)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
(4)通过以上操作只能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欲除去可溶性杂质如MgCl2、CaCl2,得到纯净的NaCl,还需依次用到NaOH溶液、Na2CO3溶液和稀盐酸(三种药品均过量);
①碳酸钠溶液要过量的原因是 ;②稀盐酸的作用是 。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
(1)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B装置制取氧气所需的药品是 。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时,若要得到平稳的气流,可将仪器①更换成 。
(3)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若需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燃烧条件是 。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在其他操作和步骤均正确的情况下,B操作会使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C实验 (填“能”或“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此过程中燃烧掉的蜡烛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总质量。
许多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就是其中之一。
【提出问题】怎样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实验设计】同学们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根据该反应原理分别设计了图一、图二两个实验。
【实验验证】
(1)第一组同学按图一所示,将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推入集气瓶中,过一会儿观察到气球鼓起,认为二者发生了反应。第二小组同学认为该实验不严谨,理由是 。于是同学们将该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换成 ,做了对比实验,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2)第二组同学按图二所示,先将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推入集气瓶中,过一会打开止水夹,观察到 ,也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反思,设计并进行了图三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瓶中产生 ,再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归纳总结】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和 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
【废液处理】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上述实验中所有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测得溶液的pH<7,且含有毒的钡离子。从环保的角度考虑,需要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 (填一种具体物质),将废液处理达标后再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