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实验的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种用图一装置可以制取的气体 ,验满方法为; ;
(2)图二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通过该实验可得结论:空气中 ;
(3)图三是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某同学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此时烧杯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4)图四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装置,装置后面气球的作用 .
分类、类比、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化学实验的方法也从定性到定量发生了质的转变。若按实验方法分类,应将实验D和 (填字母)分为一类,依据是 。
(2)①观察所给粒子排列规律,将合适的化学符号填入空白:O 2 ﹣、F ﹣、 、Na +、Mg 2+。
②类比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某些非金属单质间也能发生置换反应,如Cl 2比Br 2活泼,能与HBr发生反应:Cl 2+2HBr═2HCl+Br 2;已知Cl 2比N 2活泼,则Cl 2与NH 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某班同学为验证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向盛有碳酸钠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迅速用带导气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右侧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结束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澄清溶液。同学们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忽略二氧化碳的影响):
【提出问题】
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一:CaCl 2、NaCl和HCl
猜想二:CaCl 2、NaCl和Na 2CO 3
猜想三: ;
【进行讨论】
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 ; |
|
猜想一成立 |
【反思拓展】
最终同学们确认了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若将废液直接排入铸铁管道引起的危害是 ,你认为该废液的处理方法是 。
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用途是 ;
(2)写出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B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 时开始收集;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装置下方的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 。
如图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观察到 的现象,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2)B实验中,观察到薄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 ;
(3)C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
(4)D实验中,向水中加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掌握仪器的使用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是保证化学实验成功和安全的关键,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测定某酸溶液的pH,测定的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中预先放一些水的目的是 ;
(3)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在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实验操作均正确,所配制好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4)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 、计算产率,各实验步骤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过滤操作中速度慢的原因可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