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09年、2013年我国文化贸易增长与近5年进出口比情况表
项 目 |
2009年(亿美元) |
2013年(亿美元) |
年均增长(%) |
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输出引进量比 |
引进和派出文艺演出收入比 |
文化产品进出口 |
127.9 |
274.1 |
20.2 |
1:2.5[ |
6:1 |
文化服务进出口[ |
28.3 |
95.6 |
28.7[来 |
注:2013年我国货物贸易额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但在世界文化贸易市场,美国占43%份额,欧盟占34%,日本占10%,中国不足4%。
(1)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和问题。
(2)造成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文化市场内容的开放程度不够,文化创新能力不足,政府对文化贸易的支持力度较小等。试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就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文化贸易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文化贸易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通过文化贸易向他国输出自己的文化产品,可以扩大一个国家的国际知名度,传播本国的文化理念和意识形态,促进世界对该国文化的了解,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3)试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贸易。
古话说:老有所养,老有所依。2013年12月,随着电视剧《老有所依》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需求的关注和热评。晓涛一家就此发表看法。
注:居家养老是指老人居住在家,由社区等为他们提供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是指在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机构养老。
有人认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严重冲击,我国传统的孝文化已经过时了,必须剔除。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给予评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锅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然而,近年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非常严重,每年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2013年初,为响应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发起了吃尽盘中餐的“光盘行动”;人民日报微博随即响应,并得到众多网络媒体的关注和转载,使之急速升温。这一活动唤醒了人们的节俭意识,反映了社会公众对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广泛认同。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光盘行动”引起社会共鸣的原因。
当下热播的《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一些综艺节目的版权和模式,都是从海外引进的,各地电视台也纷纷复制和拷贝。但洋模式被“买光”后,我们该怎么办?专家指出,文化界要加强对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问题的思考,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当代中国的巨变更是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和素材。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靠简单模仿产生的文化是没有长远生命力的。我们要高度重视文化的原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作品。
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和“把握思维的奥秘”的知识,分析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依据。
材料一:应对全球气候问题,要走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对我国而言,跨越资源、能源瓶颈约束是主要难题,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阻碍。中国必须从实际出发发展低碳经济,比如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化石能源低碳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低碳产品……
材料二:实干不等于盲干和蛮干。“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渡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严重会致死。
(1)结合材料一,谈谈我国走低碳化道路应如何坚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2)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和客观规律的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道理。
材料一: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强调,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要做到精准扶贫。各级党委政府应摸清底数、找准“穷根”、明确靶向,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确保扶贫工作事半功倍。23年前,习近平聚焦扶贫工作的著作《摆脱贫困》首次出版。该书强调,“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
材料二:当前,各级政府进行广泛探索,开展了大量工作,产业扶贫已成为共识。产业扶贫务必要遵循市场规律。一要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以较小投入获取利益的最大化;二要打通产业链,做到生产、运输、销售有效对接;三要注重质量,树立品牌意识。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各级政府应如何推进扶贫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