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按后面要求做。(15%)
今天上午作文课,一打铃,老师就兴致勃勃地走上讲台,对我们一本正经地说:“老师昨天晚上在图书馆前的楼道里发现一个疯子。那个疯子把一把钞票向楼下的草坪里扔了下去。老师今天早上捡了两个五角钱,吃了一顿免费的早餐。” 老师说完微微一笑。
听了老师的话,我们都信以为真,真想去捡钱。我想: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是捡不着的话,也能溜达一会儿,呼吸点儿新鲜空气。
我们争先恐后地冲出教室,去“捡金子”。刚出楼道口,我看见那一排泛绿的松树,就像看到了金子似的。我加速跑了过去,找来一根木棍,弯下腰,仔细地找着。心想:金子呀,金子呀,快快出来吧。我带着这样的心情继续寻找。我用木棍来回扒着树丛里的落叶,看看下面有没有钱。突然,我发现一个黄色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金穗穗纸,唉!空喜欢一场。我们怎么也找不到钱,失望地回了教室。
回到教室,只见老师在“幸灾乐祸”地笑。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五个“《愚人捡钱记”,笑着说:“好了,写作文吧。”我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上当了,今天是愚人节!哈哈……
今天的课很有意思。我们虽然被老师骗了,却写了一篇非常生动的作文。这节作文课我永远也忘不了。
①短文是按照( )顺序写的。用“//”将短文分成三部分在文中标出来。(6%)
②概括第二部分的段落大意。(2%)
③想一想,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写在横线上。(3%)
④.联系短文内容解释“兴致勃勃”的意思。(2%)
⑤给短文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2%)
斗智
在上私塾的几年中,毛泽东对同学团结友爱,礼让为先。放学之后在回家的路上,有些同学总喜欢抢头,他却从容不迫地慢慢走。毛泽东对人很有礼貌,但对于无理取闹的人力主制服。他常常对人说:“逢恶就莫怪,逢善就莫欺。”
一天,毛泽东从韶山到外婆家去。当他走到一个山谷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双手插腰拦住了去路,原来是当地一个姓赵的富豪子弟。毛泽东早就听说,这个人经常在穷人面前舞文弄墨,以富欺贫。赵某横在路上,傲慢地说:“我知道你是文家的外甥,今天要考考你,能答得出,我就放你过去,若答不出,哼!你就别想回去!”赵某接着说:“百家姓里的‘赵钱孙李’分开如何解释,合起来是什么意思?”毛泽东稍加思索便说:“赵公元帅的‘赵’,有钱无钱的‘钱’,有理无理与‘李’同音。大宋天子赵匡胤说过,有钱龟孙不讲理!”赵某听后满脸通红,又恼怒又尴尬,只得让他过去。
知识窗:
香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秋天是香港人最喜爱的季节,雨少,阳光充足,人们经常去欣赏美丽的大自然。最受人欢迎的是“上山”、“进城”、“下海”三大游乐项目。“山”指的是香港最高峰,位于香港岛上的太平山,海拔 554 米 ,站在此处可以一览全城景色。南有烟波浩渺的大海,北有星罗棋布的高厦,景色诱人。“海”指的是亚洲最大的海洋水族场馆——海洋公园,这里可以看到从 2 厘米 到 3 米 长的各种鱼类 3 万多条,也可以看到海豹、海狮等大型海兽和企鹅等水禽,还可以欣赏海豚、食人鲸等姿态万千的表演。“城”指的是再现古代汴京风貌的宋城,它以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而设计,城内小河流淌,店铺林立,杂耍卖技,应有尽有。置身其中,时光仿佛倒流几百年。
窗外事:大家一起来,近年来,我们国家的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我们为此而感到无比自豪。
请大家通过各自途径搜集相关资料,把你对其它国家的生产、建设、科技、环境保护人民生活等方面的了解,介绍给大家,然后谈谈你的认识和感受。
妙笔生花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请写一些你知道的节日习俗或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与大家分享。
知识窗:
郑 板 桥
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小时候,他聪明好学,但家里很穷,夜里读书没钱买灯油,经常到附近一个庙里,借着佛灯读书。后来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因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可他有个怪脾气,一些财主、官吏依仗财势叫他画画,他却偏不画。
郑板桥卖字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他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发光了。
郑板桥活到七十三岁。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知识窗。
“闹市读书”
1911年---1918年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期间,每天故意让自己坐在闹市口看书。什么是闹市,也就是街上最热闹的地方,譬如说长沙成章街头的菜市场,他每天都坐在那看书,以培养自己看书的静心、恒心。后来毛泽东成为国家主席,仍不忘每天看书,并把它看书的地方称为“菊香书斋”。”
知识窗:
白居易——少年多才的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山西太原人。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作品最多的诗人。他的诗明白小畅,通俗易懂。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白居易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潘镇割据,民不聊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过早品尝到生活的艰辛,了解了许多劳动人民的苦难,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素材。这些原因,造就了白居易这位杰出的诗人。
16岁时,白居易初到长安,拜见著名的诗人顾况,诗人听说他名字叫居易,就笑着说:“居在长安,达官如云,百姓如蚁,柴贵米也贵,居大不易啊。”当读到他的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不生”时,顾况大为赞赏。小小年纪竟作出这样富有哲理性的诗句,顾况频频点头:“你有这样的才华,居长安也不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