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①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新丰: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北,唐初马周未发迹时,曾旅居新丰,却受客家冷遇。后泛指驿馆、客舍。
(1)本曲在遣词用字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2)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雨”为题,既点明了环境的萧瑟凄清,也勾勒出了作者夜深难眠、卧听夜雨、愁怀难遣的孤寂落寞形象。 |
B.曲中的 “梧桐”“芭蕉”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大多和离愁、客思、寂寥联系在一起,表达萧瑟落寞之情。 |
C.“落灯花棋未收”化用赵师秀“闲敲棋子落灯花”,都道出了夜阑人静、灯花落尽之时,久等友人不至而百无聊赖的情状。 |
D.“江南二老忧”巧妙地运用了侧面落笔的手法,不写自己如何思念故乡,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的忧思烘托出更加浓烈的亲情。 |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1)诗歌的首联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4分)
答:
(2)“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一联值得玩味,请你作简要赏析。(4分)
答:
比较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二题。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 雨 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两位诗人喜爱“春雨”的理由。
杜诗:
周诗:
(2)虽然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相近,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喜欢哪一首?请就此诗自选一个角度略作分析,说说自己偏爱其的理由。
答:
阅读下面这首清代词作,联系其写作背景,然后回答问题。
念奴娇·家信至有感
【清】吴兆骞①
牧羝沙碛。待风鬟,唤作雨工行雨。不是垂虹亭②子上,休盼绿杨烟缕。白苇烧残,黄榆吹落,也算相思树。空题裂帛,迢迢南北无路。
消受水驿山程,灯昏被冷,梦里偏叨絮。儿女心肠英雄泪,抵死③偏萦离绪。锦字闺中,琼枝④海上,辛苦随穷戍。柴车冰雪,七香金犊⑤何处?
【注】①吴兆骞(1631-1684),字汉槎,江南吴江(今属江苏)人。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旋以科场蜚语舞弊案,受到牵连,遣戍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二十三年。
②垂虹亭,吴江名胜。
③抵死,终究,总是。
④琼枝,即玉树、琼树,常用以比喻美好的人物。
⑤七香金犊,用多种香料涂饰过的,让金黄色的小牛驾着走的车。
(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
(2)古人说“儿女情长,则英雄气短”,“儿女情”与“英雄气”似乎是对立的。这首词中作者却说“儿女心肠英雄泪”,两者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1)第一句两个“尽”字好在哪里?
(2)“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意境?请略加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