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欧洲,曾遭受数次战争的蹂躏,战争带来了灾难,引起了人们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千余年来,欧洲大陆纷争不已……1870年到l945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导致了欧洲的分裂。
材料二 每一政府保证对与各政府作战的轴心国成员及其仆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每一政府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 2003年3月10日,一位哈佛大学教授发表文章指出:“……法德两国共同推动的欧洲联合,一直到现在对整个欧洲都有强大的吸引力。”
(1)材料一中“导致了欧洲分裂”的大战主要有哪些?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该《宣言》发表于何时?《宣言》的发表有何重要意义?
(3)材料三中的“欧洲联合”指什么?有哪些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内容,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欣赏杜甫回顾亲身经历的诗句: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材料二: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完成(1)~(5)题: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哪一盛世景象?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哪一战乱景象?
(3)对比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指出杜甫生活在什么特殊时代?
(4)杜甫写出以上诗句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5)综上所述,说明文学创作的源头是什么?
阅读下面材料:
1991年1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位于我国河北省赵县的这座大型石拱桥,最近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评定为最悠久的“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对“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的评选极为严格,要求必须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土木工程范例。
完成(1)~(2)题:
(1)“这座大型石拱桥”指的是哪座桥?由谁设计和主持建造的?属哪个朝代?
(2)这则报道说明了什么问题?
看下图完成(1)~(3)题:
图1图2图3
(1)图1所示书的名称是?它印刷于哪一年?
(2)图2中的桥梁是什么桥?它在什么时候修建的?
(3)图3中的人物是谁?他有何重要贡献?
阅读下面材料:
“天宝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涨腹。在海上漂流14天,饥渴交加,暑热难熬,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病逝……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
完成(1)~(2)题:
(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
(2)上述材料中的“他”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他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完成(1)~(3)题:
(1)材料一是谁说的话?含义是什么?
(2)上述三则材料是描写唐朝的什么制度?
(3)殿试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创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