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处于研究阶段的“人工固氮”的新方法.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
2N2(g)+6H2O(l)⇌4NH3(g)+3O2(g) △H="+" 1530.4kJ/mol;完成下列填空:
(1)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 .
(2)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重新达到平衡,则 .
a.平衡常数K增大
b.H2O的浓度减小
c.容器内的压强增大
d.v逆(O2)减小
(3)研究小组分别在四个容积为2升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 1mol、H2O 3mol,在催化剂条件下进行反应3小时.实验数据见下表:
序号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t/℃ |
30 |
40 |
50 |
80 |
NH3生成量/(10﹣6mol) |
4.8 |
5.9 |
6.0 |
2.0 |
第四组实验中以NH3表示反应的速率是 ,与前三组相比,NH3生成量最小的原因可能是 .
(4)氨水是实验室常用的弱碱.
①往CaCl2溶液中通入CO2至饱和,无明显现象.再通入一定量的NH3后产生白色沉淀,此时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请用电离平衡理论解释上述实验现象 .
②向盐酸中滴加氨水至过量,该过程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
a.c(C1﹣)=c(NH4+)>c(H+)=c(OH﹣)
b.c(C1﹣)>c(NH4+)=c(OH﹣)>c(H+)
c.c(NH4+)>c(OH﹣)>c(C1﹣)>c(H+)
d.c(OH﹣)>c(NH4+)>c(H+)>c(C1﹣)
下图各物质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甲、乙均是离子化合物,且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甲可作发酵粉,乙是一种常用的化肥。B、D常温下是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俗名是____________。
(2)D的水溶液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显红色,请用必要的文字加以解释并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3)甲溶液中加入氯化铝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及B、D分别是同一主族元素,B、D两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是A、C两元素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的两倍,又知四种元素的单质中有两种气体、两种固体。
(1) A;D(填元素名称)
(2)写出C、D两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写出由A、B两元素形成的18电子微粒中所含化学键类型。
(3)用A元素的单质与B元素的单质可以制成电池,电池中装有KOH浓溶液,用多孔的金属惰性电极浸入KOH溶液,两极均有特制的防止气体透过的隔膜。在一极通人A的单质,另一极通人B的单质,写出该电池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通入A单质的一极:;
通入B单质的一极:。
(4)由A、B、C 三元素构成的化合物X,常在试验制备过程中起尾气吸收作用。请写出化合物X吸收NO2 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用途,贯穿古今。
(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中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有两个正确选项)
A.古代活字印刷 | B.原电池工作 | C.简单机械织布 | D.我国古代湿法炼铜 |
(2)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
试写出有水参加的符合反应类型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其中水为剂。
(3)氯化铵常用于焊接。如:在焊接铜器时用氯化铵除去铜器表面的氧化铜以便焊接,其反应为:CuO+NH4Cl = Cu+CuCl2+N2+H2O
①配平此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②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填元素名称),氧化剂是(填化学式)
③反应中若产生0.2mol的气体,则有个电子转移。
利用废旧镀锌铁皮可制备磁性Fe3O4胶体粒子及副产物ZnO。制备流程如下:
已知:Zn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Al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似。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NaOH溶液处理废旧镀锌铁皮可以去除油污,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节溶液A的pH可产生Zn(OH)2沉淀,为制得ZnO,后续操作步骤是_____→洗涤→_____。
(3)由溶液B制得Fe3O4胶体粒子的过程中,须持续通入N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用重铬酸钾法(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可测定产物Fe3O4中的二价铁含量。请写出酸性条件下K2Cr2O7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K2Cr2O7被还原为Cr3+)。
(5)若需配制浓度为0.01000 mol·L-1的K2Cr2O7标准溶液250mL,应准确称取K2Cr2O7 g(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已知M(K2Cr2O7)="294.0" g·mol-1)。配制该标准溶液时,下列仪器一定不要用到的有 (用编号表示)。
①电子天平②烧杯③量筒 ④玻璃棒 ⑤250 mL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 ⑦托盘天平
(6)若配制K2Cr2O7标准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则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滴定操作中,若滴定前装有K2Cr2O7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而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则滴定结果将________。
我国目前使用碘酸钾作为食用盐中碘强化剂。并规定,食用盐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为20 mg/kg ~ 30 mg/kg。
(1)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请配平化学方程式。
KIO3+KI+H2SO4=K2SO4+I2+H2O
反应中有1.5mol I2生成时转移电子数是。
(2)已知:I2+2S2O32-=2 I-+S4O62-,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
a.准确称取20 .0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 mol/L的Na2S2O3溶液10.0 mL,恰好反应完全。
①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
②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mg/kg。(保留一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