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皆若空游无所依依:依托 | B.斗折蛇行斗:北斗星 | 
| C.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 | D.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 
下列句中加点“之”,同“乃记之而去”中“之”用法相同的是(  )2分
| A.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 
| C.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 D.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伤仲永》) |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甲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加以烘托,突出潭水的清澈。 | 
| B.从乙文“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可以看出,桃花源人不希望外人打扰这里的恬静的生活。 | 
| C.甲乙两文都写作者仕途上遭受挫折,抒发的思想感情是一样的。 | 
| D.从表达方式上看,甲文第②段侧重于描写,乙文第②段侧重于叙述。 | 
翻译句子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甲乙文段中画线句子都是环境描写,它们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一)《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节选自《》 ,作者是清代的。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见藐小之物()②项为之强()
 ③徐喷以烟()④盖一癞虾蟆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②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作者小时候为什么经常会有“物外
之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一)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①,迨②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二)
 皇甫谧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③。’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
 【注】①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②迨:等到。③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意为即使每天给父母吃牛、羊、猪(三牲)肉,仍称不上是孝子。④卜:选择。⑤阙:通“缺”,遗漏。⑥席坦:人名。⑦稼穑:播种和收获。此泛指从事农业劳动。、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患记问不若人(担心) | B.勤力不怠(松懈) | 
| C.带经而农(农业) | D.躬身稼穑(亲自) | 
、下列句子
中划线的词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 A.迨能倍诵乃止乃不知有汉 | 
| B.以著述为务以虫蚊为兽 | 
| C.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水陆草木之花 | 
| D.带经而农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
 ②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司马温公与皇甫谧身上共有的品质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用自己的话作简要回答。
(二)课外文言文
 今有日攘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告之曰(有的人) | B.然后已(这样) | 
| C.请损之(损毁) | D.斯速已矣(停止 ) | 
.翻译句子(2分)
 是非君子之道。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
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⑴故时有物外之趣。()⑵项为之强。()
 ⑶徐喷以烟。()⑷使之冲烟而飞鸣。().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
句子的意思。
 ⑴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⑵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③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善(善于、擅长)用矛 | B.一举而毙(毙命) | 
| C.遂曳(抓,拿)矛而斗 | D.弓手者忽谓(对……说)偷曰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皆服其能则题名其上 | 
| B.弓手者因事至村步 罔不因势象形 | 
| C.遂曳矛而斗遂与外人间隔 | 
| D.见必与之决生死 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①、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②、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并说说你怎样看待弓手的取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