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相关实验的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
| A.向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有白色沉淀,则AlO2-结合质子能力比CO32-强 |
| B.向少量的稀溴水中滴入饱和苯酚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
| C.检验废铁屑溶于盐酸后所得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可向其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根据其是否褪色进行判断 |
| D.加入硫酸铜可使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加快,说明Cu2+具有催化作用 |
已知反应:A(g) + 3B(g)
2C(g) + D(g),若在某时间段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mol·L-1·min-1,则在此时间段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A.0.5 mol·L-1·min-1 | B.2mol·L-1·min-1 |
| C.3 mol·L-1·min-1 | D.1 mol·L-1·min-1 |
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任意化学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都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 B.相同条件下,大小相等的铝片与浓硫酸反应比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的速率大 |
| 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都为0 |
| D.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 |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金属钠与水反应 | 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
|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D.石灰石高温分解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H < Al < Mg < Na |
| B.热稳定性:HCl > H2S > PH3 > AsH3 |
| C.N、O、F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
| D.P、S、C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 |
已知M2+有2个电子层,则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2周期0族 | B.第2周期Ⅷ族 | C.第2周期ⅡA族 | D.第3周期ⅡA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