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从未走远】
一个馒头,一碗白水,他曾如此简单生活;三百学子,35万捐款,他就这样感动中国。为了能帮助更多的孩子,他不惜卖掉栖身老屋,创办了全国惟一的一家“支教公司”--白芳礼支教公司。面对别人的不解,他说:“我没文化,又年岁大了,嘛事干不了了,可蹬三轮车还成……孩子们有了钱就可以安心上课,一想到这我就越蹬越有劲……”面对儿女的担忧,他说:“别惦记我,我挺好的。我这样活着,我觉得特别自在。”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淡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
微公益就是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当人人都参与到微公益活动当中,公益的力量便得以最大化。九年级1 班同学决定开展“公益参与情况调查”,发掘身边平凡的感动。
(2)开展调查活动,需要做许多准备工作,你认认为收集相关资料,可以采取哪些方式。
【爱心,贵在实践】
我市有个“海马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利用休息时间,无偿到农村、社区献爱心,受到群众欢迎。据悉,该服务队将于2015年7月到连云港某社区普及健康知识,提供免费咨询和便民服务,现准备招募志愿者若干名。
(3)假如你应聘成为一名志愿者,你准备怎样做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2015年6月1日,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寄语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强调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就注意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今天做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做祖国的建设者,美好的生活属于你们,美丽的中国梦属于你们。
(1)结合表格中的名言警句,请归纳出对应的要培养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
名言警句 |
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①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② |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
③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④ |
(2)习近平寄语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请结合书本知识说说我们为什么要“从小学习创造”?
2015年10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
【现场】习近平在英国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陪同下抵达开幕式现场,共同参观了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成果图片展,并观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学生汇报演出。学生们用中文演唱的《感恩的心》、朗诵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博得现场阵阵掌声。
(1)在国外开办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有何意义?
【链接】《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注:这首词是习近平主席1990年为追思原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而作,给古词牌名《念奴娇》增添新的时代光彩。习主席借词明志,写焦裕禄精神对自己的影响,表达执政为民、造福百姓、恩泽万众的理想和宏愿。
(2)透过这首词,可以看出习主席深厚的民族文化情结。这对我们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有何启示?
【声音】习近平指出,近年来,孔子学院在英国快速发展。目前,英国已经建立起29所孔子学院和126个孔子课堂,数量居欧洲之首。全英孔子学院取得的硕果也是中英人文交流蓬勃发展的缩影。通过人文交流,中英两国文化中的精华正在对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
(3)请你为产生更多的上述“化学反应”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齐鲁晚报》2015年10月24日报道,临朐县柳山初中近日组织了一次无教师监考的考试,用以检测新学期开学后,学生对各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检测前,以年级为单位做了充分发动,讲明知识测试是为了摸清自己一个时期来,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学校不给教师排名次,也不给学生排名次,希望同学们独立完成知识测试,不偷看书本,不偷看其他同学答卷,监督和检举舞弊行为。一位初三的学生说:“实行无人监考的考试,心情格外放松,能力也发挥得最好;没有老师监督,我们倒不好意思偷看了,反而那些作弊偷看的同学,受到大家最大的鄙视。”
(1)该校强调无人监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你在考试中会有舞弊行为吗?为什么?(请从两个不同角度说明原因)
以“阳光·健康”为宗旨的某校心·语博客于9月1日正式在校园网上开通。现邀你一起关注,共同成长。(博客见下边表格)
(1)请你帮“矛盾的心”出一个主意。
(2)请你告诉“委屈的心”该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话语?
(3)请你说出老师曾经说过的最让你感动的一句话。
(4)这是一种什么现象?正常吗?他俩该如何正确对待男女同学间的情感问题?
田世国是山东枣庄市薛城区人,他不仅是一名好父亲,更是一名好儿子。38岁的他毅然为身患尿毒症晚期的母亲捐肾,延续母亲的生命,演绎了一段当代孝子的佳话。
2005年2月17日,“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评选揭晓,田世国入选。授予他的颁奖词是这样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田世国的事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联系材料,谈一谈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3)联系材料,在孝敬父母方面,你打算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