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观应认为:“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结合甲午战争前的史实,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①列强对华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加剧列强侵华
③列强利用条约限制中国商品出口 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明太祖这样辛苦主要是因为他()
A.废除了丞相制度 | B.设置了军机处 |
C.扩大了六部权限 | D.推行了行省制 |
下列史料记载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清朝设立军机处根本目的的是
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
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
D.“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
自汉至元,我国古代统治者为加强皇权而采取的措施有①汉武帝设立中朝②唐朝实行三省制⑧北宋设立枢密院④明成祖设立内阁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内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的讲一件事,有的讲两三件事,共计3291件事情,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有效处理政务,明朝的措施是( )
A.设立中朝 | B.设立丞相 | C.设立殿阁大学士 | D.设立军机处 |
《皇明祖训》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材料所反映的有效信息是()
A.明朝时期天下庶务繁多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
B.废丞相,造成各部门之间扯皮,工作效率不高 |
C.丞相制度的废除意味着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高度 |
D.明朝时期由于君主不理朝政,造成大权旁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