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在中共领导下的苏区百姓可能不知道“苏维埃政府”这个拗口的外来词语的原意,但并不妨碍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个词语,他们将“苏维埃政府”称为“埃政府”,这个“埃”在客家话中就是“我”的意思,“埃政府”也就成为“我们的政府”。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共学习苏联经验得到了民众支持 |
B.苏区的土地革命解放了农民 |
C.苏区人民热烈拥护苏维埃政府领导 |
D.红色政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
有人说:“对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而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1922年苏俄农民感到“阳光灿烂”,是因为苏俄
A.颁布了《土地法令》 | B.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
C.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D.成立了集体农庄 |
观察下边漫画:画中握在一起的手上分别写着“缓”、“和”;刀身上都 写着“优势”两字。据此判断该漫画最有可能是讽喻
A.二战后的美欧关系 |
B.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美关系 |
C.二战后美苏冷战 |
D.两极格局解体后的美俄关系 |
某影片: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拉开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总攻冬宫的序幕。这是世界历史上哪一次革命的情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俄国二月革命 |
C.俄国十月革命 | D.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
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一直为西方的政治家和史学家所津津乐道。这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被称之为“革命”,从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是因为它( )
A.推翻了英国的君主统治 | B.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 |
C.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 D.保证了工业革命的进行 |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期间,出现了许多时代巨人,他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A.薄伽丘——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
B.伏尔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C.卢梭——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
D.康德——宣扬理性与自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