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是有关民国初期(1914 年一1921 年)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此资料说明民国初期中国棉纺织工业

年份
1914年
1918年
1919年
1920年
1921年
布机(台)
2316
2736
3839
4139
4139
纱锭(枚)
544780
647570
658748
842894
1248282

 
A.在各行业中发展最快
B.在迅速发展中内部蕴含着危机
C.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
D.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春秋时期,四言诗已经十分成熟,春秋末年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下关于《诗经》的介绍,正确的有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②是孔子的成名作
③孔子把它定为儒家经典,曾是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之一
④是儒家经典之一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汉武帝对此言论十分欣赏,主要是其有利于

A.光大儒家 B.恢复礼乐秩序
C.建立教育体系 D.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孔子维护周礼,拒绝创新 B.孔子忠于西周的传统礼乐制度
C.孔子尊重“五经”的崇高地位 D.为儒家学说立下居主流地位的原则

进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放大了数百倍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与以往所见不同的是,图上形形色色的古代人物都是有生命的,活生生地灵动着,现代科技再现了北宋汴梁的繁华。从历史的视角看,中国馆选择《清明上河图》作为镇馆之宝的理由

A.海内外不约而同的推举
B.描绘了宋代繁华的城市面貌,与本次世博会的主题相符
C.张择端的艺术名气蜚声中外
D.宋代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历史时期

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一项政治制度,这一制度
①始于隋朝,目的是选拔人才②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③与察举制一样,有助于打破贵族特权④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