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从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路……
——摘编自《历史·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4分)
材料二: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 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 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
——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2)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3)材料三中,把梁启超的主张付诸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
材料四: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4)材料四中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五: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5)材料五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为此掀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6)依据当时的中国国情,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化进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请回答:(1)这句话是谁说的?是什么意思?
(2)他曾在历史上有过什么作为?这一作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他的作为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请回答:
(1)李太守是谁?他是什么时期哪国人?
(2)李太守主持修筑了一个什么样的工程?该工程的名称是什么?这项工程的修筑带来了什么作用?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大意是: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后来圣人建造房屋,以躲避风雨严寒)
——《周易》
想一想:(1)以上记载反映了人类生活在什么方面的巨大进步?
(2)根据图片回答问题: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应是____图中的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应是____图中的房屋,请分别写出他们居住的房子名称。
良好的班集体是同学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同学们都关心、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希望自己的班集体更加优秀,请你分别用墨、儒、道、法、兵家的代表为班集体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试简要分析公元3到6世纪,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及发展趋势。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