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4分)从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路……
——摘编自《历史·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4分)
材料二: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 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 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
——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2)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3)材料三中,把梁启超的主张付诸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
材料四: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4)材料四中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五: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5)材料五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为此掀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6)依据当时的中国国情,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化进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新文化运动 明清的艺术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近现代历史舞台上,美俄两个世界性大国演绎着各自的精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8分)
材料一

林肯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苏俄)是“走向强国的时代”;30年代的美国是“战胜危机的时代”… …
材料三 (新政时期)罗斯福政府通过国会制定七百多个法案。如整顿金融的《紧急银行法》以及《全国工业复兴法》……
——《世界上下五千年》
(1)材料一中美俄两位领导者各自化解了本国什么社会危机?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 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苏俄)领导人为走向社会主义强国进行的探索措施。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战胜危机”的措施的特点。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特征是什么?
(4)让历史告诉未来,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这是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英国强盗们的战争。”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材料二:粉碎了奴隶主的反动势力,从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大国崛起》
材料三:“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美国“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指的是哪一次战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当时美国国内矛盾的焦点是什么?美国的这两场战争对美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共同影响?
(3)材料三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罗斯福进行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
(4)综观上述三则材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被冷落在角落。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
——流行于英国十九世纪初期的歌曲
材料二: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

国家名称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的位次
3
2
1
4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1
4
5
2

材料四:一战损失统计

死亡人数
受伤人数
经济损失
1000万人
2000万
3400亿美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家织布店的没落是受到了哪一事件的冲击? 这一事件中最具标志性的发明有什么意义?(2分)
(2)材料二中交通工具的革新对当时人们的生活有何影响?(2分)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存在什么矛盾?由此最终演变的结果是什么?
(4)材料四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什么问题?对我们有何警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1890年,美国海军将领马汉在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了海权论:海权即凭借海洋使一个民族变得伟大的所有因素,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马汉关于制海权问题的论述,在中国受到冷落,却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日本)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终于在五年以后得到了回报。
材料三: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图所示的事件是什么?对欧洲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2)材料二日本“五年以后”通过与中国签订的哪一条约“得到了回报”? 这一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列宁的上述观点加以论述说明。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答,你有怎样的认识?

近年来,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局势动荡,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乱花渐欲迷人眼,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我看世界风云”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回眸历史】




图一:1919年巴黎和会
图二:1945年雅尔塔会议
图三:1991克林姆林宫升起俄罗斯国旗

(1)一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格局是;二战后确立的国际政治格局是;图三事件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朝着方向发展。
【论从史出】
(2)同学们通过探究“世界三次政治格局的演变对中国的影响”分别得出“任人宰割”、“ 洗雪耻辱”、“ 和平崛起”的结论。请结合上述图片和所学历史知识简要说明。
任人宰割:
洗雪耻辱:
和平崛起:
【历史思索】
(3)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你认为我国应当如何积极应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