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4分)从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路……
——摘编自《历史·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4分)
材料二: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 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 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
——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2)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3)材料三中,把梁启超的主张付诸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
材料四: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4)材料四中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五: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5)材料五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为此掀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6)依据当时的中国国情,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化进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新文化运动 明清的艺术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是一次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一在思维能力、热情,在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材料二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 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请回答:
(1)材料一中“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指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请你列举这一时期产生的巨人及其代表作品(一例即可)。
(2)材料二中“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什么重大活动实现的?在这一重大活动中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的是谁?支持他的王室是哪个国家?中国有一个航海壮举比他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这个壮举是什么?
(3)请你分别说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对于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所起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材料二: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征收赋税。
材料三: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历史上哪三次改革的内容?
(2)材料一、二、三反映的改革分别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以上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中反映的情况出现在那个朝代?它叫什么制度?
(2)统治者实行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请你说明这个制度的内容和诸侯的权利及义务
(4)在这个制度下,处于社会最底层,受压迫最多的是什么人?
(5)这个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老百姓)。
——《吕氏春秋》
(1)材料中所提到的事迹是哪个人物所做?
(2)相传与他同样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哪两位
(3)在他之前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叫什么
(4)其建立的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叫什么建立后他的身份发生了什么变化?
(5)其子继承王位的方式又叫什么制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神农时,民方食谷。
——《礼记》
材料三:“彩陶形制美……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材料四:

图一图二
(1)材料一中讲述的是哪一经济部门的情况?
(2)材料二中的 “谷”在我国远古时期长江流域的代表是什么?黄河流域的代表是什么?
(3)材料三中“彩陶”应当是什么原始居民的制品?
(4)材料四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什么房屋类型?为什么他们的房屋建筑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