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感悟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毛泽东在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是指什么人? (2分)
(2)秦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那些?(4分)
(3)汉武推进大一统的措施有那些?(3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参观武后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与唐朝历史上三位著名皇帝有关,他们分别是哪三位皇帝?这三位皇帝也是中国古代一项考试制度的关键完善者,这项考试制度叫作什么?该制度的创立又与哪个皇帝有关?
(2)材料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导致该思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正是因为前面的因素,该材料中的皇帝在统治中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的?
(3)材料二中的“武后”的统治时期被称为什么?
(4)材料三中的“开元”时期的统治达到了唐朝的最鼎盛时期,该时期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因此被称为什么?
(5)其实好的一段统治历史时期与统治者重视人才是分不开的,这些人才中有敢于直谏皇帝,一生曾200多次向皇帝进谏的著名历史人物是谁?唐朝曾有“房谋杜断”的说法,请问是指哪两个历史人物?
(6)跨越时空,回到唐朝,如果你是唐朝的一位皇帝,你将会怎样统治你的国家。
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①参观都江堰②到赵州桥上散步
③用纸写诗④读《史记》和《资治通鉴》
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⑥参加科举考试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②③⑤⑥ |
C.②③⑤⑥ | D.①②③⑥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歌颂世俗生活,主张……,以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
——北师大版九上教材
材料二“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北师大版七上教材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映?
(2)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共同历史背景。
(3) 受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18世纪末,西方出现了哪些重大的革命运动?
(4)请概括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性质的根本区别与作用的共同之处。
近代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民主代替专制、法制代替人治的过程。为了探究世界史民主法制建设的历程,小明同学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做了如下的探究,请你帮助完成:
材料一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者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三谴责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权利,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请回答:
(1)当今英国的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掌握最高权利。这一政治现象源于上述材料几?此材料中,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握着一块铭板,上面刻有日期:1776年7月4日。请问:该日期符合材料几?此材料体现的文件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一颁布于哪次资产阶级革命中?之后建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4)三则材料所表达的共同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时代发展要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唐)
材料三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四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
——《乾隆御制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并指出唐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2)假如你是一位唐朝时期南京的读书人,从家中出发经材料二中的“此河”进京赶考,你首先经过的是哪一段?
(3)材料三,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主要由谁领导?最远到达哪里?
(4)材料四,乾隆帝“宁可求全关不开”的心态在现实中演化为什么政策?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唐至清,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的轨迹。对于这种变化你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