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4 kJ·mol-1 |
|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一定比石墨稳定 |
| C.已知2H2O(g)=2H2(g)+O2(g) △H=+483.6 kJ·mol-1,则提供483.6 kJ热量时,一定会使2 mol H2O (g)发生分解 |
| D.已知C(s)+O2(g)=CO2(g) △H=a kJ·mol-1,2C(s)+O2(g)=2CO(g),△H=b kJ·mol-1,则2CO(g)+O2(g)=2CO2(g) △H=(2a﹣b) kJ·mol-1 |
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Z的二价阳离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有一种 |
| B.原子半径:r(Z)<r(R) |
| C.R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
| D.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
物质a、b、c、d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中,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图示转化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SO2 |
SO3 |
S |
H2SO4 |
| B |
Na2O |
Na2O2 |
Na |
NaOH |
| C |
CO |
CO2 |
C |
H2CO3 |
| D |
Al2O3 |
NaAlO2 |
Al |
Al(OH)3 |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Fe2O3溶于HI溶液中:Fe2O3 + 6H+=2Fe3++ 3H2O |
B.碳酸钠的水解:CO32-+ 2H2O H2CO3 + 2OH- |
C.硫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浓氨水:Al3++4NH3·H2O===AlO +4NH4++2H2O |
| D.用过氧化氢从酸化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2I-+H2O2+2H+ =I2 +2H2O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molN2与足量的H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0.6NA |
| B.常温下, 0.1 mol·L-1 NH4NO3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是0.2NA |
| C.常温常压下,3.2 g O2和3.2 g O3所含氧原子数都是0.2NA |
| D.2.24 L 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0.1 N A |
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
|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
|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
|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