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某在小学和初中期间经常欺负小同学,勒索小同学少量财物,因而多次受到老师的批评。高二时自行辍学,放弃学业。走上社会后,他不务正业,曾因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行为被公安机关罚款、拘留多次,但他仍不思悔改,后又作案20多起,最终被人民法院以诈骗罪、抢劫罪、盗窃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夏某历次所受惩处的性质一样吗?请说明理由。
(2)夏某从违纪到一般违法,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3)上述案例给你什么启示?
张强同学非常喜欢文学,他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在班里当作范文供大家欣赏学习,所以,张强觉得自己在写作方面有潜力,于是他打算开发自己在写作方面的潜力。他请朋友为自己画了一幅漫画“我将成为优秀作家”的漫画像,时刻提醒自己“我将成为优秀作家”,“我一定会成功”等,还坚持每天写日记。
读完材料,请回答:
(1)张强同学有哪些可能的途径来认识到自己的写作潜能?
(2)张强又是怎样进一步发掘自己写作潜能的?
(3)请结合你自己的实际,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发掘自己潜能的计划。
我打算先开发自己_______方面的潜能,设计的“自我形象”是_________,积极暗示自己__________,然后每天坚持___________。
张某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未通,就用纸片将磁卡孔塞住,使他人不能使用,派出所根据治安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对他做了处罚。
(1)张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他受到了什么制裁?
(2)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类别 |
一般违法行为 |
犯罪行为 |
||
联系 |
① |
|||
② |
||||
区 别 |
社会危害性 |
③ |
⑥ |
|
违法性 |
④ |
⑦ |
||
应受处罚性 |
⑤ |
⑧ |
||
材料:甘肃庆阳师范李勇,家住山区,生活条件极为艰苦 ,不仅经济困难,而且父亲身患重病,无人照料。为了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他从小便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也不肯放弃学习机会,毅然决定“背起爸爸上学”。
(1)李勇的行为珍惜了哪项权利?履行了哪项义务?
(2)为什么说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作为初中生,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呢?
材料:为了让同学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实验中学七年级(5)班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在班会上,王超这样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我在小学时,被同学们称为小机灵、调皮鬼。叫我小机灵是因为我的动作比较灵活,头脑也比较聪明,我上课爱思考、爱发言,常得到老师的表扬;说我是调皮鬼,因为我好在教室里打闹,有时上课管不住自己,为此也被老师批评过。我的兴趣广泛,看书、下棋、摄影、旅游我都喜欢。我想在新的集体里改正缺点,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1)王超对自己的认识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2)他运用了哪些认识自己的方法?
(3)除了上述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自己?
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或者说学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