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次战争是两个强盗般的大国集团为了瓜分殖民地,力了奴役其他民族,为了争夺国际市场上的有利地位和特权而进行的战争……英国和法国现在进行战争是为了掠夺德国,夺取德国的殖民地……德国进行战争是为了抢夺英国、比利时和法国的殖民地。俄国沙皇进行掠夺战争,目的在于占领加里西亚,夺取土耳其的土地,奴役波斯等国……  
——列宁《反战宣言》(1915年)
材料二 我们已经研究并且决定了三个同盟国最后击败共同敌人的军事计划……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不能再扰乱世界和平……我们决定尽快同我们的盟邦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安全。
材料三

项目名称
参战国(个)
卷入人口(亿)
参战人员(亿)
伤亡人员(亿)
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一战
30多
15
0.7
0.3
1805
二战
60多
20
1.1
1.9
40000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两个强盗般的大国集团“具体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推断,它应是哪次重要国际会议的内容?材料二中的“国际组织”具体指什么?
(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请用一句话加以概述。
(4)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你认为威胁世界和平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怎样才能避免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改错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各找出一处错误,并加以订正)
(1)炎帝部落联合黄帝部落,在巨鹿之战中大败蚩尤。
(2)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在七千年前就已经学会了种植水稻,使我国成为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3)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并在长平之战中击败了商军主力,最终推翻了商朝。
(4)兵家鼻祖是春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孙膑,他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5)“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中的“一人”指的是“皇帝”。“皇帝”称呼最早出现在夏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材料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材料二: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材料三:“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互利。”
材料四:他反对空谈,提倡改革,主张“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1)以上思想或言论分别出自何人?他们各属于哪家学派?
(2)他们生活在什么时代?当时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
(2)当时在思想领域出现的这种局面有何影响?
(3)假设你们班出现乱扔垃圾、破坏公物的现象,你准备采用哪家学派来解决?怎么解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汤武不循(遵循)古而王,夏殷不易(改变)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 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 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1)材料一中卫鞅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他的理论属于哪家学派的思想?
(2)卫鞅的变法得到了哪位君主的支持?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回答,变法的内容会受到什么人的支持?又会受到什么人的反对?并说明理由(支持者与反对者各写一例)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变法给秦 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兼并战争。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回答:春秋时期,出现诸侯争霸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仔细分辨两幅图片,哪一幅是春秋形势图,哪一幅是战国形势图?
(3)在春秋时期,首先确立霸主地位的是谁?城濮之战确立了谁的霸主地位?
(4)请你将图二的诸侯国补充完整

A
B
C
D




(5)从图一到图二,主要诸侯国发生了什么变化?

如图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

(1)写出图A和B房屋样式的名称。
(2)最早建造A、B房屋的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
(3)中国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