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3日是第二十个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战略已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倡导全民阅读”又被写入2014年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信息一:部分国家人年均读书统计表
| 国别 |
中国 |
日本 |
以色列 |
| 数量(册) |
4.5 |
40 |
64 |
注:我国小学生完成作业后,阅读课外书比例不足50﹪,初中生为42﹪,他们主要阅读的是作文书、教辅书和课本。
信息二:2013年盐城市成年居民阅读状况统计表
| 项目 |
综合阅读率 |
阅读总指数 |
个人阅读指数 |
公共阅读指数 |
| 比例 |
83﹪ |
70.4﹪ |
73.66﹪ |
67.39﹪ |
| 列江苏省位次 |
6 |
4 |
5 |
6 |
注:2013年江苏省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为82.2%,阅读总指数为68.48%,个人阅读指数为73.29%,公共阅读服务指数为64.04%。
信息三: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除了“倡导全民阅读”,又加入了“建设书香社会”6个字。
阅读上面的信息,回答;
(1)信息一、信息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说说信息三中“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意义?
(3)为扭转信息一反映的我国青少年阅读现状,请你写几个金点子。(写出二条即可。2分)
简答题:
2015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历史将证明,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1)我们的中国梦是什么?
(2)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在我们的生活中,矛盾无处不在,理性面对矛盾是我们成长中的必修课。为此,某班开展了“化干戈为玉帛”的主题班会,同学们收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进入初三以来,面对父母的高期待,小静常常觉得压力巨大、不堪重负。但是遇到矛盾冲突,小静从不顶撞,而是置若罔闻,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材料二:好友近来遭遇亲人病故,一度心情沮丧难以自拔,也不愿告诉别人。面对老师的关心与询问,知道真相的我,是否应该告诉老师,帮助好友走出困境。
材料三:在围绕“你是否会转发微信朋友圈里不知真相的求助帖”这一话题讨论中,同学们产生了矛盾分歧。激烈争辩后,大家一致认同“热心转发的初衷值得肯定,但要理性。小心虚假信息,不要成为骗子的帮凶和谣言的推手,必要时须积极举报”。
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面对矛盾“化干戈为玉帛”应该遵守哪些准则?
传承经典,铁腕治污
材料一: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与师生交流时说,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
今年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的新《环保法》正式实施。新环保法生效两个月以来,为“铁腕治理”定了调。据不完全统计,实施按日计罚案共15件,个案最高罚款数额为190万元;实施查封、扣押案共136件;实施限产、停产案共122件;移送行政拘留共107起。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则在记者会上表示,一个好的法律不能成为“纸老虎”,要让它成为一个有钢牙利齿的“利器”,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为此,他指出,要把过去环保执法“过松、过软”的状况彻底改变过来。
新《环保法》明确公民享有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鼓励和保护公民举报环境违法,拓展了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范围。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习近平同志强调“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其深刻的原因是什么?
(2)我国为什么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3)新《环境保护法》赋予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针对身边的环境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材料一:2014年4月1日,教育部在其网站发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纲要》明确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
材料二:继去年成功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领文化节目收视热潮之后,中央电视台在马年元宵节前播出的《中国谜语大会》再次引发追捧,掀起全民猜谜热潮。2014年4月18日,全新打造的另一档文化节目《中国成语大会》也在央视正式开播,被冷淡许久的“成语”又成了国人目光的聚焦点。
【认识中华文化】
(1)几千年积淀传承的中华文化具有怎样的突出特点?试列举两例具有浓郁“中国风”的文化事物或文化现象。(不能与材料相同)
【领悟中华文化】
(2)国家有关部门和主流媒体密切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传承中华文化】
(3)结合材料一中《纲要》提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说说你会怎样用实际行动来进行自我教育?
材料一: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8.5%,石油占17.7%,水能占7.1%,天然气占4.7%,核能占0.8%,其他占1.2%。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36.2亿吨煤, 消耗全世界20%的能源。
材料二:2014年2月22日,161个城市中,有33个城市发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10个城市为严重污染。京津冀及周边地区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16个城市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主要污染物为PM2.5和PM10。由此造成的全国大范围雾霾天气使得公路上交通事故频发,城市各大医院呼吸内科、过敏源测试科等接诊人数有短短几天内飙升了几倍。
(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入肺颗粒物,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染越严重,其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面对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我国应该作出怎样的选择?为什么?
(3)为减少雾霾天气,使中国更美丽,我们作为青少年应该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