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正成为一种新型的手机网络聊天平台。
材料一:谭影常在微信朋友圈里发表自己的言论:“郁闷!这次成绩又下降了,智商低到爆表!!考重点高中没希望了,将来还有什么出息呢?不如早点外出打工挣钱……2015年“两会”开幕了,我要通过微信平台向人大代表反映放学时道路拥堵的问题!……”
材料二:谭影通过政府微信平台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2月对江苏调研时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即“四个全面”),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必须以促进社会繁荣、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走向新的辉煌!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谭影同学的微信进行评论。
(2)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要以促进社会繁荣、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材料一: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决定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表决宪法修正案,以赞成2863票,反对票10,弃权17票的高票通过了宪法修正案。
材料二:修改后的宪法把县以上省以下的人大代表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根据这一决定地方性法律也作了相应的修改,即也把原来的3年改为5年。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宪法修改的程序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材料二中地方性法律为什么要作相应的修改?
(3)宪法修正案公布施行后,某校八年级(1)班组织了“我与宪法”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如果你是该班级同学,请你拟一份演讲提纲。
[小品表演]甲同学兴高采烈地拿起一封同学来信走进教室,边走边看,到了座位上,信也看完了。于是他就往课桌上一放,准备拿作业本做作业,这时,想起作业本还在宿舍,于是,赶紧起身往宿舍走去。后排的乙同学见甲走了,就随手拿起甲的信在班上高声朗读起来……
请从保护个人隐私的角度谈谈甲与乙有哪些做法是不妥当的?并简单加以点评。
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老师,帮助我们掌握知识,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父母和老师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和尊重。可在日常生活中,不时有以下情景或观念闪现:
情景一:七年级学生小凡对同学说:“我们现在就是应该享受父母的爱,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必做。”
情景二:八年级学生小鲁和老师发生矛盾后,一气之下离开了学校,从此不再上学。
(1)行为思考:请你从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对小凡的观点进行评析。
(2)行为评价;小鲁同学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请简要说明理由。
去年10月,某县教育局把当年的中考单科状元名单和照片分发并粘贴在各校的宣传栏上,某家长看后,认为该行为侵犯了学生的肖像权,应该及时停止。你认为某县教育局是否侵犯了学生的肖像权/并说出你的理由。
对未成年人来说,他们年龄小,自我保护能力差,需要得到特殊的保护。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侵犯青少年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周围不时闪现以下镜头:
镜头一:“成绩这么差,笨得像猪!”
镜头二:“你的名字和我冲突,你要改名!”
镜头三:“考不好,取消你‘三好学生’资格。”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三个镜头分别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2)如果遇到类似的侵权行为,你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