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列练习。(12分)
印度王公的大米(节选)
几天后,大象康复了。王公非常高兴,他把婵德拉领进王宫的大厅。桌子上和棋盘上堆满了金光闪闪的珍宝。王公慷慨地说:“说吧,你想要什么?”
看着面前那些漂亮的珠宝,婵德拉想到了大象,想到大象每年从村里运走的成百上千袋的大米。她看了看那个棋盘,说:“我要米。如果您允许,请把两粒米放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把四粒米放在第二个格了里,八粒米放在第三个格子里。依此类推,每前进一格,米的数量乘以二,直到最后一个格子为止。”
村民们听了直摇头。王公则暗自高兴,因为几堆米要比珠宝便宜得多。他命令仆人:“快满足她的要求。”
两个仆人拿出一小碗米,小心地把两粒米放到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四粒米放到第二个格子里,八粒米放到第三个格子里……最后把二百五十六粒米放到第一排最后一格——第八个格。这二百五十六粒才装满一汤匙。
然后,仆人们就傻傻地站着,不知道怎么算了。婵德拉说:“既然第一排最后一格是一汤匙米,现在可以从两汤匙开始算。”
仆人们一边嘲笑婵德拉,一边把第二排第一格的两汤匙米放到了一个大碗里,第二格的四汤匙米也放到碗里……第二排第八格是二百五十六汤匙米,正好装了满满一大碗。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慷慨:                      
依此类推:                     
(2)婵德拉提出了一个什么要求?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
                                                       
(3)婵德拉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要求?
                                                       
(4)对于婵德拉提出的要求,村民、王公、仆人的表现各是怎样的?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他们在心里分别会说些什么?
                                                       
(5)设想一下,那些仆人会怎么嘲笑婵德拉。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记叙文(写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喜爱娇艳的牡丹,有人喜爱芬芳的茉莉;我,则喜爱那平凡的牵牛花。
乐于向高处攀登,这是牵牛花的本色。开始,她那纤细的茎蔓围着篱笆杆向上缠。慢慢地,篱笆被牵牛花占满了。只要从屋檐下拴几根绳子连在篱笆上,牵牛花又会沿着绳子向上爬去。那翠绿的叶片,红的、白的、紫的花,组成了条条花索,像是在屋前挂上了条条彩带。
牵牛花是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向上登攀的。她把自己的身体全部缠绕在篱笆上,一点也不游离。正因为她缠得牢,攀得紧,风吹雨打也不会掉下来。偶尔被大风吹下来,她也不灰心,一有机会,就借助风的力量再次攀上去。
牵牛花一生一直在攀登。一天、两天,一月、两月,直到霜打叶落,生命到了最后一息才罢休。到了深秋,她虽然枯萎了,却留下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明年,篱笆上、屋顶上,又将爬满奋力向上攀登的牵牛花。
我爱牵牛花。
(1)用短文中的句子给文章加上标题。
(2)联系上下文,解释画线词的意思:
乐于——
本色——
坚忍不拔——
游离——
(3)写出文章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中把()比作()。
(4)写出文章中的一句拟人句。
(5)把短文分成三段,写出段落大意。
(6)三段之间的关系是()。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赞颂牵牛花()的精神,抒发()的感情,所以作者把()作为主要内容来写。

凭着一颗火热的心
1970年春天,张海迪随着下放的父母,来到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
她多想迈开双腿,扑向那翠绿欲流的万顷麦田,劳动时,让汗水流进泥土,去滋养那饱鼓鼓的麦粒。但是,她不能!她只能一个人坐在轮椅上,或躺在床上,留在静寂的小院里。有时不免黯然泪下……
有一天,跟海迪比邻而居的一位大娘半边脸肿了,原来她牙疼病又犯了。又有一天,村里一个孩子病了,没多久却死了。海迪真想去探望患病的大娘和失去孩子的家长。
“我能不能帮助乡亲们干一点什么呢?”十五岁的海迪想。
她请求爸爸买来一盒银针,一本《针灸学》,一本《人体解剖学》。
张海迪不管父母的劝说和医生的警告,总是日夜苦读,把两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她擎起一枚银针,在动物身上进行试验,又在自己躯体上那尚有感觉的部位进行试验。
仅仅三个月后,她可以用银针为病人治病了。耿其之大爷半身瘫痪,六年不会说话,她给治好了;王怀栋患了神经性肌肉萎缩,连一只吃饭的匙子都端不起来,她给治愈了;一个叫小宝的六岁男孩,站都站不起来,经她数百次针灸,小宝背起书包蹦蹦跳跳去上学了。
一个瘫痪的小姑娘,要给病人扎针并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当海迪给病人治病时,上身的重量就全部压向那病残的腰部和臀部。时间一长,人就受不了,只得把右肋骨压在轮椅的扶手上。几年下来,她变得左臂细,右臂粗,脊椎骨也弯得变了形。
但海迪的内心是欣慰的。数年来,她共治疗了一万多人次。她是个瘫痪的小姑娘,就凭着一颗火热的心,用一根小小的银针,给周围的乡亲们带来了温暖和欢乐。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黯然泪下:
(2)填空。
①张海迪有时不免黯然泪下的原因是()。
②“仅仅三个月后,她可以用银针为病人治病了。”说明()。
③张海迪给病人治病扎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原因是()。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滋养()探望()警告()简单()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静寂()火热()温暖()欢乐()

赛马是我们家乡古老的风俗,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每到这个时候,草原上就(展现、呈现、映现)出热闹、现腾的景象。上百名哈萨克小骑手,把自己膘肥体壮的好马打扮得英俊漂亮,马尾编成小辫,马身上还系上(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的绸带,好像在鼓励马儿争气。发令枪一响,十几匹一字排开的骏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去。骑手们你追我赶,谁也不甘示弱。长达一公里的跑道上尘土飞扬,人喊马嘶,气氛十分壮观。经过激烈的比赛,连续三次夺魁的骑手被选为冠军。人们簇拥着冠军,给他戴上大红花。这时,人们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中。
(1)联系下文理解“打扮”在文中的意思。
(2)把描写赛马的句子画出来。
(3)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选择括号中最恰当的词语。

课外阅读。(12分)
我爱荷叶
古人的诗文中赞美荷花的的确不少。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却更爱荷叶。

看啊,①那满塘荷叶,墨绿、浑圆、厚重。久旱初雨,②雨点哗啦啦地洒满荷塘。对像珍珠一样宝贵的水,荷叶一点都不沾唇,她们总是小心地保存起来,留给塘中的鱼儿。风雨袭来,她们紧密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打,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保护荷花。③烈日当空,④她们个个撑起翠绿的伞,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阴凉处的鱼戏虾游
如果没有荷叶,只剩一枝枝光杆儿的荷花,孤独无依地立着,荷塘就显得单调。如果没有荷叶进行光合作用,就长不出那些漂亮的荷花。
荷叶虽然功德满荷塘,可她从不居功自傲。当人们只欣赏荷花时,荷叶从不计较自己的得失。她总是默默工作,无私奉献。
荷叶是美的,她的心灵更美。我爱荷叶,我觉得荷叶更值得赞美!
(1)短文中④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2分)
(2)短文是按照( )构段的。(2分)

A.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B.按“总—分—总”结构
C.按时间先后的顺序
D.按地点、方位转移

(3)写出短文中描写荷叶外形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用“”在短文中画出过渡句。并指出哪部分是承上的,哪部分是启下的,用“∥”隔开。(4分)
(5)短文中加横线的语句属于哪种描写,把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实在事物描写( )
联想(想象)描写( )
(6)作者借荷叶赞美了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的人。(1分)

阅读理解。
有一天,我从学校里跑出来,流着泪,很伤心地走回家里。妈妈抱着弟弟,站在门口。弟弟向我招招手,妈妈亲切地微笑着,欢迎我回来。
但是我淌(tāng tǎng)着泪的脸,使得妈妈很惊奇。她连忙拉着我的手,一边走过去,一边问我:“为什么这么伤心?”
“妈妈,我想做的、我要做的事情,老师不让我做!”我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呜呜咽咽地说。
“呀!到底什么事?”妈妈温和地问我。
“学校里要开家长会……要演剧……但是老师这一次不选我……当主角,却只要我在后台……工作!那小龙反做了……做了主角了!”我呜呜咽咽地,连话也说不清楚了。
妈妈伸出手来,要我看看她戴着的手表。
云你看看这手表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妈妈一边揩干我眼泪一面温和地问
“那是一块玻璃,两个指针。”我回答说。
妈妈把弟弟放在一旁脱下手表,把表壳打开,又问我:“你看见了些什么呢?”
“小齿轮和螺(luó ruó)丝!”这时我完全忘记了我的伤心事。
妈妈继续说:“当表的指针不走,或走得不准的时候别人就会说,‘这表是虚有外表’。可是怎样才能使它会走,并且走得准确呢?就得靠这些小齿轮和螺丝,还有许多你看不到的部分。”
停了一会儿,妈妈又望着我意味深长地说:“这没有人喝彩的工作,但却是重要的工作,而且是不能没有的。”
我忽然明白起来,心里便觉得很轻松、很快乐。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2分)
(2)把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画去。(2分)
(3)给划线句子加上标点。
(4)手表是由 ( )、( )、( )、( )等部件组成的,其中让人喝彩的有( ),没有人喝彩的有 ()。(4分)
(5)老师让“我”在后台工作,“我”为什么哭了?(2分)
(6)最后“我”明白了什么?你周围有没有“没有人喝彩却又是重要的工作?”请举出例子。(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