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请根据表格问答下列问题:

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干燥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
种子不萌发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1)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                        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         作用;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的装置是     
(3)玉米幼苗移栽时,需要带土坨,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保证成活率,常在阴天或傍晚移栽,这样做又是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掰玉米果穗时,常会发现玉米果穗有缺粒的现象,原因是          ,可以采用              的方法避免。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分每空2分)夏天到了,贮存的食物很容易腐败,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和真菌以食物为培养基,在适宜的环境下大量繁殖所致。为了保持食物新鲜,人们用了很多办法保存食品,如低温、腌制、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干制等。请设计实验探究某项因素是抑制细菌和真菌大量繁殖的因素之一。
提出的问题:
作出的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根据经验预测的结果:
得出的结论:

(5分每空1分).某同学为了认识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探究食物保鲜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请据此回答:

(1)在安置好装置之后,利用酒精灯和其他仪器将试管内的肉汤煮沸,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除实验装置中给出的细菌生活的基本条件外,还需要____________。弯曲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肉汤将会腐败的试管是:__________。 A试管 B试管
(4)请你举出一种与该实验中肉汤保存原理相同的商品:______________。

雨后,小军看到一位爷爷在花园给花"浇水",不禁好奇地问:"爷爷,刚下过雨,怎么还给花浇水?"爷爷笑道:"我不是在给花浇水,是用水冲掉叶片上的泥土,这样有利于花的生长。""为什么冲掉叶片上的泥土有利于花的生长?"针对这个问题,小军进行了如下探究。

(1)根据学过的知识:"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通道"、"植物的某些生理作用有气体进出叶片",小军作出了假设。他作出的假设应是
(2)为验证假设,小军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A、B分别表示套在两个叶片上干燥透明的塑料袋,塑料袋的袋口扎紧。分析此装置可知,小军设计的实验的变量是
(3)小军先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实验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结果A内干燥,B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由此可知,气孔堵塞会影响植物的作用。
(4)随后,小军想通过实验验证"气孔堵塞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另取一个相同的实验装置,用燃烧的蜡烛耗尽A、B中的氧气,并迅速扎紧袋口,把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6小时后,将A、B内的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预期的实验结果是:内的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5)小军还想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气孔堵塞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于是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另取一个相同的实验装置,打开A、B袋口,将两支点着的卫生香分别迅速伸进袋内。小军的预期的实验结果是:A内的卫生香继续燃烧,B内的卫生香熄灭。但实际上却是:A、B内的卫生均继续燃烧。要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

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为帮助大家理解这一概念,老师依次设计了如下几个体验活动:①同学甲不小心碰到很烫的水杯马上缩手;②同学乙拿这只水杯去触碰甲,甲躲避;③老师发出语言指令要求甲去摸那只水杯,甲畏缩不前。请借助反射的概念,回答下列问题。
(1)反射概念中的内容,在甲所发生的3个反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是
(2)在①中,受到刺激的部位是手指,而缩手主要是由肱二头肌收缩引起的。将受刺激部位与肱二头肌联系起来的是
(3)每个人每次对很烫的水杯触碰手指的正常反应都是缩手;在其它反射活动中,每个人每次对同样刺激的反应都是相同的。上述事实说明
(4)下面是一些与反射有关的概念,这些概念有大有小。请用字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它们排列起来。
a 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b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c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5)人体的反射有很多种,难以一一列举。这时,可以通过划分类型的方法表示。如可根据是否先天就有,将反射划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另外,也可根据所受刺激来源的不同,将反射划分为由引起的反射和由引起的反射。

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10分)
下表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
实验设计
1号
馒头块+唾液(2ml),不搅拌,37℃水浴10分钟
2号
馒头屑+唾液(2ml),搅拌,37℃水浴10分钟
3号
馒头屑+清水(2ml),搅拌,37℃水浴10分钟

(1)完成表中各项处理后,在每只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碘液,出现蓝色变化的试管是,其原因是
(2)无蓝色变化的试管是,说明淀粉已被唾液中的分解成为,此物质还需在胰、小肠所分泌的等消化液的作用下进一步消化成才能被人体吸收。
(3)1号试管和2号试管对比说明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