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把等量的玉米植株的不同器官放在透明的封闭容器中,并把它们暴露在不同颜色的光照下,8小时后,对容器中的氧气进行测量,得到下表所示的数据。请分析回答:

容器
器官
光的颜色
温度(℃)
O2增加量(mL)



22
120


绿
22
15



22
0

(1)分析可知,容器_________中的光合作用速率最快。实验中发现,容器壁上附着有一些水珠,这些水珠的出现主要与叶片的_________这一生理过程有关。
(2)对比容器甲、乙可发现,_________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容器丙中O2增加量为0mL,导致这一结果产生的原因是根细胞中没有_________ 。
(3)将容器甲或乙中的叶片放在盛有_________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向处理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发现叶片变蓝,说明光合作用能制造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有:①向清水漂洗后的叶片加碘酒然后用清水冲掉碘酒,②实验植物在暗处放置一昼夜,③观察叶片遮光与未遮光部分的颜色,④把遮光处理后的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⑤将叶片的一部分作遮光处理再移到光下。

(1)请填写正确操作的顺序          (填序号)
(2)实验植物在暗处放置一昼夜的原因           
(3)把遮光处理后的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      加热清水漂洗后叶片的颜色为   
(4)此实验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小明带了一枝条,带到实验室进行观察:
(1)他将枝条插入到被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时间后将枝条做成切片进行观察(如下图),发现A部分被染成红色,这部分应该是,原因是

(2)图中B所在的位置所示的结构是,运输有机物。
(3)图中C所示的结构为。有了这一结构,植物的茎能够
(4)研究发现枝条上带有枝芽,便将枝芽做成玻片标本进行观察。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枝芽结构图,请帮小明识别各个结构的名称:


(5)③将来会发育成
(6)[ ]会逐渐生长,枝芽就发育成新枝。

蓝蓝发现家里养鱼缸内金鱼藻的叶片上白天附着大量气泡,晚上较少。他认为这个现象可能与光有关。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将装置放在光下3~4小时后,用试管收集气体,把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内,木条复燃了。实验(二):将装置放在暗处3~4小时后,重复以上实验,则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请分析回答:
(1)实验(一)的木条能复燃而实验(二)的木条不能复燃,说明金鱼藻在光下产生了较多的___________(气体),是进行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2)设计实验(二)的目的是为了进行_____________。其变量是_____________。

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丽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收集唾液并与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制成唾液稀释液;
步骤二: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的淀粉溶液并冷却至室温;
步骤三:取4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按表中物质的量依次加入各试管并振荡,放置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浴中保存10分钟;
步骤四:取出试管,分别滴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然后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溶液的变化情况如表。

试管编号
A
B
C
D
加入物质
淀粉溶液/毫升
4
4
4
4
蒸馏水/毫升
2
0
0
0
唾液稀释液/毫升
0
2
2
2
保存温度/℃
37
37
100
0
保存时间/分
10
10
10
10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1)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
(2)收集唾液的方法是
(3)根据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所支持的实验假设是

实验设计的严密性、操作的规范性等都很重要,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实验结果。在做“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时,取一大口塑料瓶,装入豆芽,盖紧瓶盖,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然后打开瓶盖,将点燃的蜡烛放入瓶内,蜡烛立刻熄灭。甲同学由此得出“塑料瓶内的O2减少了”,乙同学则由此得出“塑料瓶内的CO2增多了”,你认为
    同学的结论更合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