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由甲、乙两种植物逐步培育出戊植株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通过I过程培育出丙种植物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方法一:将甲、乙两种植物杂交得到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植株,并在____________期用____________(化学物质)处理,从而获得基因型为bbDD的丙种植物。
方法二:先取甲、乙两种植物的_____________,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获得具有活力的_______________;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诱导融合、筛选出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的杂种细胞;接下来将该杂种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培育出基因型为bbDD的丙种植物。此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由丙种植物经II过程培育成丁植株,发生的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丁植株经III培育成戊植株的过程,在育种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基因控制着植株的高产,D基因决定着植株的抗病性。如何利用戊植株(该植株为两性花),采用简便的方法培育出高产抗病的新品种(不考虑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请画图作答并作简要说明。
(4)通过图中所示育种过程,____(填能或否)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被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本稀释液接种于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和。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值的单位为kcal/(m2·a)。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源头是。
(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是kcal/(m2·a),能量在该生态系统中是沿着流动的。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3)该生态系统输出的能量是通过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实现的。
(4)上图数据反映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没有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判断依据是能量输入(大于、小于、等于)能量输出。
将酵母分为a、b、c、d四组,用不同的方式培养,其种群增长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呈现型增长。
(2)d呈现型增长,在100h-200h,d的增长率趋于。若在现有条件下继续培养,其种群数量趋于。(A. 增多 B. 减少)
(3)随着更换培养液的时间间隔的延长,酵母种群的增长率趋于。其可能的限制因素是不足和的积累。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
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将正常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观察并记录其活动状况。
②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③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低血糖症状缓解,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该实验方案可以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请回答:
(1)该实验原理是: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引起血糖下降,机体出现等症状,此症状可以通过补充得到缓解。
(2)分析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因血糖供应减少,导致供应不足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低血糖症状。
(3)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的作用是:。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已知这两对基因有一对位于X染色体。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如下表)。
请问答下列问题:
灰身、直毛 |
灰身、分叉毛 |
黑身、直毛 |
黑身、分叉毛 |
|
雌蝇 |
3/8 |
0 |
1/8 |
0 |
雄蝇 |
3/16 |
3/16 |
1/16 |
1/16 |
(1)由上表结果我们可以判断出这两对基因符合规律,判断依据是。
(2)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3)用此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说明(2)的判断依据。(新代表现型和基因型都要求填写)
P:♂×♀
↓
配子:♂;♀
子代:灰身直毛雌蝇基因型和比例;
子代黑身直毛雌蝇和子代雄蝇略(不要求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