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北宋时期有一个叫杨时的青年为了请求著名学者程颢收他为徒,在程府门外的大雪中立了一天一夜,终于感动了程颢,留下了“程门立雪”这个美谈。在1077年德国皇帝亨利四世在罗马教皇门前冒着大雪站立了三天三夜,这说明( )
| A.亨利四世比杨时更有决心 | B.亨利四世求学更为心切 |
| C.教皇惩处持“异端”思想者 | D.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
下图涉及的两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
①由皇帝近臣取代重臣 ②最初是临时机构 ③始终由高官任职 ④都是君主专制的体现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宋代王谠在《唐语林,文学》中写道:“中正,乡曲之表也。藻别人物,知其乡中贤愚出处。”这里的“中正”是指
| A.人名 | B.官职 | C.地名 | D.制度 |
“(中书省)又和枢密院同称两府。……然中书和枢密对立,也就是宰相管不着军事。……财政该由三司管,三司失职,可以换人,不该让两府侵其事。”钱穆先生的这段话描述的下列哪个朝代的制度?
| A.汉 | B.唐 | C.宋 | D.明 |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摘自《全球通史》),这些官员不可以
| A.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 | B.征收辖区内的赋税 |
| C.管理辖区行政事务 | D.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 |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2012年4月4日,这首唱了600年的民谣再次在洪洞县寻根祭祖园祭祖堂前响起。与这一活动关联最密切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禅让制 | D.世袭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