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年代里,“布衣”中的“布”是指
| A.丝织品 | B.棉纺织品 |
| C.毛纺织品 | D.麻纺织品 |
一场急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的冲刷,可以使大群大群的人们短时间内在思想上发生剧烈而巨大的变动。这种成千上万人的思想大变动,在一般情况下往往多少年也难以达到,也不是几个刊物或几次讲话的影响所能相比的。材料最有可能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抵制日货运动 | B.辛亥革命 |
| C.五四爱国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
1913年,中国进口的各种机器总值仅800万关两,占该年进口总值的1.4%;但到1936年,已增至3800万关两,占该年进口总值的6. 4%。其中来自英、日、美、德的纺织机械和电力设备名列前茅。材料表明
| A.中国近代化的水平大大提高 |
| B.中国经济的发展环境已发生根本变化 |
| C.中国进一步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 |
| D.中国已广泛运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程颐主张:“有欲屏去思虑,患其纷乱,则是须坐禅人定。如明鉴在此,万物毕照,是鉴之常,难为使之不照。人心不能不交感万物,亦难为使之不思虑。”材料表明程颐
| A.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 | B.主张清净禅定体认天理 |
| C.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 D.主张内心的反省 |
《通典》载,“丁男给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亲王百顷.职事官正一品六十顷,郡王及职事官从一品各五十顷……云骑尉、武骑尉各六十亩”。这些措施
| A.减少了财政收入 | B.实质是按照身份占田 |
| C.阻止了土地买卖 | D.削弱人们生产积极性 |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云:“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从社会学的角度主要反映了
| A.唐代有了明确的时尚观念 | B.唐代服饰多姿多彩的特点 |
| C.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 | D.封建制度对妇女的摧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