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
年份 |
工业总产值 |
重工业产值 |
轻工业产值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1957 |
704 |
317 |
387 |
537 |
1958 |
1083 |
580 |
503 |
566 |
1959 |
1483 |
867 |
616 |
497 |
1960 |
1637 |
1090 |
547 |
457 |
A. 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B.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C. 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D. 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画的《跃!跃! 跃!》。它反映了:
A.当时农副产业丰收 | B.国民经济比例协调 |
C.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 D.当时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 |
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殖民活动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 B.殖民活动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
C.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 D.殖民活动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 |
据时人1846年记载:“今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对这则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耕织分离 | B.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C.近代企业产生 |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供不应求。”这种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
A.太平天国时期 | B.辛亥革命时期 | C.五四运动时期 | D.戊戌变法时期 |
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 |
B.欧洲国家都 “紧紧地融合”,促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
C.欧盟形成政治经济联盟,促进了世界经济多极化 |
D.欧盟实行了统一的货币欧元,促进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