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9日,人民网发表文章指出:最佳学习时间主要指你的学习效果和记忆能力最好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究竟是一天当中的什么时候,却是因人而异。通过观察你在什么时候完成的任务最多,你在什么时候的学习效率最高,或者你在什么时候感到最有精神,你便可以知道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每个人——此一时或彼一时——都会拖延,即便知道拖延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所以,不妨时刻提醒自己,管理时间就是管理自己的生命。有了这种意识,相信谁都不会随意消耗自己的“生命”了!
(1)上述材料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你认为我们应当如何做好时间的主人?(至少三点,3分)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了6.5级地震。天灾无情,人有情,在全面救灾的过程中,我们有太多的感动。
材料一:云南鲁甸龙头山镇营盘村银厂坡位于杨家松顶,在山腰坪干上,有一个用石头摆成的“救SOS命”,那是14岁的冯元涛摆的。因久久未能等到救援队伍,情急之中的他想到了思想品德书上看到过的国际求救信号-----SOS。正因为这一行字,第二天,救援物资顺利送达。之后,各级政府、军队、公安、武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迅速开展救灾工作。
材料二:巧家五针松,因全世界仅在巧家有分布而得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被誉为“植物大熊猫”。目前,原生巧家五针松仅有34棵,已被列为濒危物种。地震发生后,当地管理局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地段的五针松立即进行移栽,确保五针松安全健康地生长。
两则材料分别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
为了帮助同学们进行系统的复习,李老师在期中考试前绘制了一个知识网络图表,请将空白处内容填写完整。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情境探究
(1)数学老师每天上课时先让同学做几道题,然后才点拨讲解。陈凯很不适应。
你可以建议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中骤然增多的课程和难度提高的作业,让王丽感到很累,向好友抱怨说:“学习真苦”。此时,你会开导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同学长高了,我却长胖了。为什么别的同学长胡须了,我却没有?”小强很困惑。你可以给他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青春我做主,为何我不能留长发?”男同学明明向班主任老师大声呼叫到。
你可以劝诫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半个学期的初中生活,你一定体验到了,其中的丰富多彩,请用一个词来描绘,形容一下你的初中生活,并列举一个事例,
(2)亮亮同学用一个“酸溜溜”形容了自己保持一种生活。小学时,他是班里乃至全校的“明星”,无论班级管理能力还是文艺特长,都被大家认可。进入初中后,他没有被任命为班干部,于是觉得自己没有用武之地,心里很不是滋味,每天闷闷不乐,独来独往。看着其他同学下课后热热闹闹地玩在一起、说在一起,他心里也酸溜溜的……
要想改变心里的这种“酸”,亮亮应该怎么做?
材料一:根据苏州市政府颁布的《苏州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规定,从2014年元旦起,如果在未来2天内持续出现不利气象条件,可能出现大气重污染的情况或已经出现大气重污染时,苏州将启动苏州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二级预警时,中小学和幼儿园停止户外体育活动,一级预警时,建议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
材料二:2014年12月初,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面积灰霾。据《姑苏晚报》报道,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利气象条件造成污染物持续累积;机动车尾气排放;北方冬季燃煤采暖造成的空气质量恶化。
(1)阅读材料一回答:为什么苏州市政府颁布的应急预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2)阅读材料二回答:面对自然界对人类发出的严重警告,从生命只有一次角度谈谈人类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3)针对漫画中反映的问题,有人说,只要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监督,未成年人就能健康成长。结合20课《法律护我成长》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