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6分)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1861年起,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1) 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当时俄国盛行的哪一制度?依据材料分析这一“社会改革”所起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1921年起,苏俄开始实行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2) 材料二是哪一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具体体现?
材料三: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
(3) 结合材料三回答,十年间促使苏联工业总产值迅速上升的重要方针举措是什么?
材料四:“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全球通史》
(4)材料四中苏联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与哪一模式有关?材料中哪一词语概括了这一模式在经济上的特征?
材料五:“在不同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大国崛起》解说词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美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怎样根据自己国情做出调整的?
(6)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的回答你有何感想?
后世人嘲讽明朝以来考取功名的人说:“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2)造成材料所说的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3)有人说:“科举制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有人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效……”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两种观点的评价。
识图题:
(1)请在上面边《清朝疆域图》中填出北京和南京的准确位置。
(2)年,以为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
(3)靖难之役之后,改为北京,于年,迁都北京,以加强。
材料一:“他们(奴隶)容易捕获。这桩买卖的最重要最发财的中心是……提洛岛,这里一天之内可以进出几万名奴隶。……原因是,迦太基……被摧毁之后,罗马人变得非常富裕,役使大量奴隶。海盗看出用这种方式赚钱是多么容易,于是海盗在各地兴起,自己去袭击和贩卖奴隶。”
材料二:“每一个罗马人……都会给自己多买奴隶,许多人拥有一两万或更多的奴隶。”
材料三:“有人将工具分为三类:会说话的工具、半哑巴工具和哑巴工具。会说话的工具包括奴隶,半哑巴工具包括牛,哑巴工具包括车子。”
材料四:“当今,干活是由锁着链条的脚、受过刑罚的手、烙上印记的脸来干的。”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罗马奴隶制的什么情况?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
(3)材料三和四说明了什么?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取得地中海霸权,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帝国强盛时地垮亚、非、欧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内湖。境内交通发达、经济繁荣。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流入帝国,受到上层贵族的青睐。
①从材料反映的信息判断此帝国名称是什么?其西部强国是哪一个?
②帝国的初期相当于我国的哪一个朝代?
③中国同该国的贸易通道是什么?今天我国同西方国家的贸易通道叫什么?说说它的起点和终点城市。
阅读下列材料
我国古代有严格的姓、氏区别。姓,《说文解字》解释说:“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资因生以为姓。”由此说明人的姓是标志所由出生的血缘关系,这种血缘关系最初是从女性来确定的。所以,一些出现较早的姓,如姬、姜、赢、晏等等,大都从女。
回答:
①结合以上材料分析我国的姓氏最早起源于何时?
②这一时期的社会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