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结果显示:在离心的上清液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7分)
(1)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请你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________,其原因是__
b.在实验中,如果混合培养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是否是误差的来源呢? ___,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设计一个方法,来大量制备用32P标记的噬菌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南方山区某河流上游河畔有一农场,进入农场就看到面积不大的耕地,碧波的鱼塘,成片的毛竹林和果林,成群的牛羊和家禽,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据此完成下题。
(1)该农场中有毛竹林、果林、草场、农田、鱼塘等多种生态系统,每种生态系统有(填“一个”或“多个”)基因库。
(2)毛竹林中竹子长势整齐,该群落中(填“有”或“无”)垂直结构。
(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时,标志完成后,若该地区突然出现了更多的蛇和猫头鹰,经一段时间,重捕后计算得到估计值。重捕时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实际值与该估计值相比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果林是由原来的荒山开垦而成。体现出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进行。
(5)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不属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生物成分是。
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请回答问题:
(1)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体温过高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耗氧量;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中含量增高,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
(2)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免疫。人体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的相应和__________不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
(3)人体体温能够保持相对恒定,是由于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由传至____________________中枢,可引起分泌增多,该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度,增加产热量;在38℃的高温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方式散热。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观察下列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中①是,②是,③是。其中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2)右图为某基因型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1表示的染色体是X染色体),据图回答:
该图细胞名称为,该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对,1表示X染色体,则2和3叫做。试写出该生物可以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如果该生物进行测交,另一亲本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应是下图中的哪一幅?。
(3)达尔文在环球考察时,在南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13种地雀,它们的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栖息地和食性也不相同,其种间杂交一般是不育的。根据研究,它们是由一种祖先地雀进化来的。这些鸟的祖先由于偶然的原因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它们逐渐分布到各个岛上去,各个岛上的地雀被海洋隔开不能交配,这就造成了地理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但此时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后来,产生了,这便形成了不同品种的地雀。
(9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细胞代谢的相关问题: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当光照强度为600lx时,二氧化碳的固定量为umol/(m2.s),当光照强度(大于、小于、等于)200lx时,细胞会表现出乙图细胞的生理状态。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甲图中的(a、b、c、d)点最为理想。
(2)图丙表示某小麦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图,在图丙a、b、c、d四种浓度中,最适合该器官储藏的氧浓度;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在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倍。
(3)若将小麦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植物对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0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该小麦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_℃;假设白天在25℃的条件下10小时,夜间为10℃的条件,则该植物一昼夜积累的葡萄糖mg。(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下图可表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则已经用________酶除去了细胞壁,由此生成的A和B细胞称为______。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其培养成植株。
(2)若图表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A为骨髓瘤细胞,则B细胞来自经________处理后的小鼠。诱导A、B细胞融合的手段与第(1)小题相比,特有的是______。形成的C细胞需要进行2次筛选:第一次用______培养基进行培养,以选出融合成功的杂交瘤细胞;第二次对杂交瘤细胞进行___________以获得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此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