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方山区某河流上游河畔有一农场,进入农场就看到面积不大的耕地,碧波的鱼塘,成片的毛竹林和果林,成群的牛羊和家禽,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据此完成下题。
(1)该农场中有毛竹林、果林、草场、农田、鱼塘等多种生态系统,每种生态系统有 (填“一个”或“多个”)基因库。
(2)毛竹林中竹子长势整齐,该群落中 (填“有”或“无”)垂直结构。
(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时,标志完成后,若该地区突然出现了更多的蛇和猫头鹰,经一段时间,重捕后计算得到估计值。重捕时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实际值与该估计值相比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果林是由原来的荒山开垦而成。体现出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 进行。
(5)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不属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生物成分是 。
在适当条件下,研碎绿色植物的的叶肉细胞,收入离心管中离心,根据下图所示中的P1、P2、P3、P4所含的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DNA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
(2)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存在于__________中。
(3)给P2光照有氧生成,说明P2主要是__________。
(4)能彻底分解葡萄糖,并释放能量的是__________。
下图为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区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试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
(1)曲线下降为什么不可能达到0?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回升是通过__________之间的__________来实现的。
(3)杀虫剂的使用对甲虫起了作用,这种作用是_______________的,结果导致甲虫抗药性。
(4)根据以上分析,使用杀虫剂治虫有其缺点,主要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针对这种缺点,你认为消灭害虫应采用的较好方法有(举出在生物学中所学过的两种方法):a.__________,b.__________。
下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____,母本是__________。
(2)操作①叫__________,操作②叫__________;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__________,操作过程中__________,操作后__________。
(3)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__________色。
(4)若P皆为纯合体,让F1代进行自交,F2代的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__________,F2代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且比值为__________。
分析以下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G表示__________。
(2)C有__________种,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D和E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1个H含有__________个F。
(5)__________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用字母表示)。
(6)E在H上呈__________,是__________的F片段,每个F上有许多个__________。
(7)生物的性状遗传主要是通过F上的__________传递给后代的,实际上是通过__________排列顺序来传递的。
下面是八倍体小黑麦培育过程(A、B、D、E各表示一个染色体组)
据图回答:
(1)普通小麦的配子中含有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黑麦配子中含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杂交后代含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2)普通小麦杂交后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将染色体加倍,加倍后含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加倍后可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这样培养的后代是__________八倍体小黑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