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分析下面三段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发源于中国本土的“中华蜜蜂”(简称“中蜂”),蜂蜜产量较低但营养均衡。而来源于意大利的蜜蜂(简称“意蜂”),蜂蜜产量较高但营养和口感较差,蜂农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选择养殖意蜂。
材料二:意蜂能杀死中蜂蜂王,其原理是意蜂翅膀振动频率与中蜂相仿,导致中蜂中的守卫蜂无法识别,放其进入蜂巢。意蜂还会将对自己不造成严重危害的囊状幼虫病等一些新的传染病带给中蜂,造成中蜂大量死亡。
材料三:意蜂要在10℃以上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工作,其嗅觉灵敏度较低,不易发现那些分散、零星开花的低矮灌木和草本植物,而这些植物只能依赖中蜂授粉。当中蜂被意蜂取代时,会令多种植物授粉受到影响。
(1)蜜蜂的集群分布属于种群的        特征;意蜂的“翅膀振动频率”属于            信息。
(2)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蜜蜂属于          。材料二中所涉及的生物种间关系有             
(3)在60多年前,北京地区的农户们大约拥有4万群中蜂,下图是意蜂引入后,中蜂λ值的变化曲线,则曲线中中蜂种群数量减少的区段是        段,曲线上       点对应的中蜂种群数量最少。

(4)若意蜂的引入造成中蜂灭绝,则生态系统的群落发生了演替,该演替的类型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科研小组用60Co照射萌发的棉花种子,当代获得棕色(纤维颜色)新性状,自交I代获得低酚(棉酚含量)新性状。已知棉花的纤维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棉酚含量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1)两个新性状中,棕色是_________性状,控制该性状基因的出现是________的结果。
(2)当代棕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棕色棉抗虫能力强,且该地区限制使用杀虫剂,因此可以预测未来棉花种群中,棉花纤维颜色基因型频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棕色棉抗虫能力强,低酚棉产量高。为获得抗虫高产棉花新品种,研究人员将I代中棕色、高酚植株连续自交,从中得到纯合棕色、高酚植株。请你利用该纯合体作为一个亲本,再从I代中选择另一个亲本,尽快的选育出抗虫高产(棕色、低酚)的纯合棉花新品种(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

下图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两个主要步骤。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的名称为___________,乙与丁在结构E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方框内表示该过程进行方向的箭头是________。(标“→”或“ ←”)
(2)图2所示的生理过程是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多肽链的过程,此过程的模板是________(物质名称)。②③④的最终结构是否相同? ________ (是/否)
(3)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以下与图2中结构⑤的化学组成最相似的是________。

A.大肠杆菌 B.噬菌体 C.染色体 D.烟草花叶病毒

下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话动过程,①-⑦代表各种物质,A、B代表两种细胞器。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B是______________。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碳元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运行:在供给植物CO2后的60 s内,相隔不同时间取样,杀死细胞并以层析法分析细胞代谢产物,通过研究发现7 s后的代谢产物中有多达12种产物含有放射性,而5s内的代谢产物大多集中在一种物质上,该物质最可能是_______(填图中序号)。
(2)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时,则图中①→②→①的循环_______(能/不能)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D点时,图1中⑥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0—D间此幼苗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为__________;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______________。(用S1、S2、S3表示)
(5)若图2为植物25℃时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请在图中画出30℃时(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相应的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

下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该种生物雄性个体中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l中的②④⑥⑦⑨共同构成细胞的____________,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对此结构的研究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模型。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有关癌症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名为RHOGDl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会使其失去转移能力。若图1是已被该基因作用的癌细胞,则该基因表达的产物最终会影响_______ (物质)的合成。
(2)正常情况下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日最多可为_______条,基因重组发生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细胞所处的时期。若鉴定⑩的主要成分时,需用到_______和_______ 试剂。
(3)图2中D细胞在分裂完成之后进一步变形形成精子,精子获能后可与处于_______时期的卵子发生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

用DNA探针测定DNA上的核苷酸序列的实验设计
 实验原理: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使已知DNA分子链与未知DNA分子链杂交,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确定DNA的碱基序列。
 实验步骤:
(1)用             切取要测定的目的的基因。
(2)用PCR技术使           扩增。
(3)用不同的DNA探针与        杂交,记录杂交区段的DNA碱基序列,最后分析出         的碱基序列。
(4)预测分析:若DNA探针上DNA碱基序列为-A-T-T-A-G-G-C-A-,则检测出的目的基因序列为                          
美国“9•11”事件使四千多人罹难,事后的尸体辨认只能借助于DNA杂交技术。人体内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人的所有体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组成,原因是                          
(5)若将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四代之后,则15N标记的DNA分子占全部DNA总数的比例为            ,若一个DNA分子中,发现有30%的脱氧核苷酸含有腺嘌呤,由此可知该分子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含量的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