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王勃《滕王阁序》(节选),完成小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腓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序属三秋三秋:季秋,指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 |
B.彩彻区明彩:日光 |
C.识盈虚之有数数:计算 |
D.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指20岁,古人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
B.![]() |
C.![]() |
D.![]() |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 |
B.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排箫的音响引来徐徐清风,悲伤的歌声让白云停止飘动 |
C.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也为时不晚 |
D.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
(我)抛弃了一生的功名,不远万里去朝夕侍奉父亲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时维”、“披绣闼”两段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细致入微地描写滕王阁的秀丽景色,笔势收放自如,开合有度,景物混成,恍若画中。 |
B.“遥襟”段先描写欢乐畅快的宴会场面,接着表达自己对人生、宇宙的思考,并委婉表达对“圣主”“明时”的不满,情绪传为悲愤。 |
C.“嗟乎”段依然抒发感慨之情。作者没有一味低沉感伤,而是借助历史典故传达出一种处卑位而思有位的情怀和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
D.“勃,三尺微命”段表明自己目前的处境、心中的志向、此行的目的,并表达了结识名士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主人知遇之恩的荣幸之意。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是写景名句,请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赏析文字。
(《论语》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下列各句不能体现中庸思想的一句是()
A.君子和而不同 | B.过犹不及 |
C.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 D.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
(文言文阅读共14分)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对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犹蒙矜育 矜:怜悯 | B.不矜名节 矜:夸耀 |
C.听臣微志 听:听见 | D.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胜:尽 |
下列句子与“但以刘日薄西山”中的“以”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 B.臣具以表闻 |
C.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②哀吾生之须臾 ③惟江上之清风 ④耳得之而为声 ⑤古谓之染溪 ⑥是造化者之无尽藏也
A.①③⑥ | B.①②④ | C.③④⑤ | D.③⑤⑥ |
对这两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面几段重在叙事中动以深情,而这两段则重在陈情中晓以大义。 |
B.在陈情中既表述自己“愿乞终养”的决心,又表达了活着尽忠效力,死后亦当感恩图报的感情。 |
C.这两段融情于理,特别是连用“凡在”“况臣”“且臣”“今臣”“但以”等词,曲折而有条理。 |
D.作者用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意在表明孝比忠更重要。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6分,每句3分)
(1)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程绍字公业,德州人。祖瑶,江西右布政使。绍举万历十七年进士。除汝宁推官,征授户科给事中。巡视京营。副将佟养正等五人行贿求迁,皆劾置于理。帝遣使采矿河南,绍两疏言宜罢,皆不报。再迁吏科左给事中。会大计京官,御史许闻造讦户部侍郎张养蒙等,语侵吏部侍郎裴应章。绍言闻造挟吏部以避计典,且附会阁臣张位,闻造乃贬边方。主事赵世德考察贬官,廷议征杨应龙,兵部举世德知兵,绍驳止之。又劾文选郎杨守峻,守峻自引去。饶州通判沈榜贬官,夤缘税监潘相得留,绍极言非法。山西税使张忠以夏县知县韩薰忤己,奏调之僻地,绍又争之,帝怒,斥为民。以沈一贯救,诏镌一秩,出之外。给事中李应策、御史李炳等争之,帝益怒,并薰斥为民,而夺应策等俸。绍家居二十年。光宗即位,起太常少卿。
天启四年,历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宗室居仪封者为盗窟,绍列上其状,废徙高墙。临漳民耕地漳滨,得玉玺,龙纽龟形,方四寸,厚三寸,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以献绍。绍闻之于朝,略言:“秦玺不足征久矣。今玺出,适在臣疆,既不当复埋地下,又不合私秘人间。欲遣官恭进阙廷,迹涉贡媚。且至尊所宝,在德不在玺,故先驰奏闻,候命进止。昔王孙圉不宝玉珩,齐威王不宝照乘,前史美之。陛下尊贤爱士,野无留良。尚有一代名贤,如邹元标、冯从吾、王纪、周嘉谟、盛以弘、孙慎行、钟羽正、余懋衡、曹于汴等皆忧国奉公,自首魁艾。其他词林台谏一锢不起者,并皇国祯祥,盛朝珍宝。臣不能汲致明廷,徒献符贡瑞,臣窃羞之。愿陛下惟贤是宝。在朝之忠直,勿事虚拘;在野之老成,亟图登进。彼区区秦玺之真伪,又安足计哉。”魏忠贤方斥逐耆硕,见之不悦。后忠贤势益张,绍遂引疾归。
崇祯六年,荐起工部右侍郎。越二年,以年老,四疏乞休去。卒,赠本部尚书。
(选自《明史》)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汝宁推官,除:被授予,被任命 |
B.御史许闻造讦户部侍郎张养蒙等讦:揭发 |
C.绍闻之于朝闻:听说 |
D.又不合私秘人间合:应当 |
下列各句中,全都直接说明程绍敢于直言的一项是()
①副将佟养正等五人行贿求迁,皆劾置于理。
②御史许闻造讦户部侍郎张养蒙等,语侵吏部侍郎裴应章
③饶州通判沈榜贬官,夤缘税监潘相得留,绍极言非法。
④绍家居二十年。光宗即位,起太常少卿。
⑤帝遣使采矿河南,绍两疏言宜罢,皆不报。
⑥绍言闻造挟吏部以避计典,且附会阁臣张位
A.①③④ | B.②③⑤ | C.①②⑤ | D.①③⑥ |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程绍为人刚正不阿,曾因敢于直言而被贬为民。因沈一贯相救,诏令降一级官位品级,出京外任。 |
B.临漳百姓在漳水滨耕地,捡得玉玺,龙纽龟形,四寸见方,厚三寸,献给程绍。 |
C.程绍想派官员恭敬地将玉玺进献到朝廷,又担心被别人私吞,因此写了一封奏疏。 |
D.程绍在奏疏中希望皇帝只以贤才为珍宝,而不必计较小小的秦玺的真伪。 |
翻译下列句子。
(1)山西税使张忠以夏县知县韩薰忤己,奏调之僻地,绍又争之,帝怒,斥为民。
(2)且至尊所宝,在德不在玺,故先驰奏闻,候命进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使杨邠。朴见汉兴日浅,隐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邠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去邠东归。后李业等教隐帝诛权臣,邠与章、弘肇皆见杀,三家之客多及,而朴以故独免。
周世宗镇澶州,朴为节度掌书记。世宗即位,迁比部郎中。世宗新即位,锐意征伐,已挠群议,亲败刘旻于高平,归而益治兵,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数顾大臣问治道,选文学之士徐台符等二十人,使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朴在选中。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惟朴等言用兵之策,谓江淮为可先取。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显德三年,征淮,以朴为东京副留守。还,拜户部侍郎,迁枢密使。
世宗之时,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朴为人明敏多材智,非独当世之务,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世宗征淮,朴留京师,广新城,通道路,壮伟宏阔,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其所作乐,至今用之不可变。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其言诸国兴灭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并必死之寇,最后亡。”其后宋兴,平定四方,惟并独后服,皆如朴言。
六年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作斗门,还,过故相李穀第,疾作,仆于坐上,归而卒,年五十四。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赠侍中。 (节选自《新五代史•周臣传》)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 数顾大臣问治道② 范曾数目项王 |
B.① 少举进士,为校书郎②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
C.① 乃去邠东归②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D.① 仆于坐上,归而卒②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朴“明敏多材智”的一组是()
① 知其必乱,乃去邠东归② 外事征发,而内修法度
③ 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④ 其所作乐,至今用之不可变。
⑤ 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⑥ 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
A.①③④ | B.②③⑤ | C.③④⑥ | D.①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初王朴投靠枢密使杨邠,后发现汉隐帝任用小人,而杨邠与将相关系不好,预料必会出事,就离开了杨邠。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真如他所料。王朴凭借敏锐的政治眼光,躲过了杀身之祸。 |
B.在众文士主张先修文德的情况下,王朴主张用武,得到世宗的赏识,并被委派征伐江淮,回来后,被提拔为户部侍郎。 |
C.王朴才华横溢,不仅精通政治,阴阳律历样样皆通,还善于搞城市建设,将京城改造得大路通畅,壮伟宏阔。 |
D.王朴视察汴口,回程途中到前任丞相李穀家拜访时,病倒在座位上,回京后就去世了,周世宗为此感到非常悲痛。 |
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文言句子。
(1)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
译文: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初,贾岛连败文场,囊箧空甚,遂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旋往京,居青龙寺。元和中,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自称碣石山人。尝叹曰:“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者耳。”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
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遂吟曰:“落叶满长安。”方思属联,杳不可得,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喜不自胜,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
后复乘闲策蹇访李凝幽居,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欲作“僧敲”,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傍观皆讶。时韩退之尹京兆,车骑方出。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马前。岛具实对,未定“推”“敲”,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韩驻久之,曰:“敲字佳。”遂并辔归,共论诗道。结为布衣交,遂授以文法。去浮屠,举进士,愈赠诗云:“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自此名著。
时新及第,寓居法乾无可精舍。一日,宣宗微行至寺,闻钟楼上有吟声,遂登,于岛案上取卷览之。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之曰:“郎君鲜醴自足,何会此耶?”帝下楼去。继而觉之,大恐,伏阙待罪,上讶之。他日,乃授遂州长江主簿,后稍迁普州司仓。临死之日,家无一钱,惟病驴、古琴而已。当时谁不爱其才而惜其薄命!
岛貌清意雅,谈玄抱佛,所交悉尘外之人。况味萧条生计龃龉自题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每至除夕必取一岁所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痛饮长谣而罢 (选自[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贾岛》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囊箧空甚,遂为浮屠 浮屠:此指出家之人,僧人 |
B.攘臂睨而夺之睨:斜着眼睛看 |
C.所交悉尘外之人 悉:熟悉 |
D.来东都,旋往京旋:不久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
B.韩驻久之,曰:“敲字佳。”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
C.于岛案上取卷览之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D.乃授遂州长江主簿 |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岛一开始因为科举连连失利,加上生活贫困,就出家当了和尚。后来得到韩愈的赏识并结为布衣之交;还俗后,中了进士,但萧条的家境始终没有改变。 |
B.宣宗微服出行到法乾寺时,遭到了贾岛的侮辱。当时贾岛没有认出是宣宗,宣宗也不知道楼上的人是贾岛,贾岛凭外貌断定对方是富贵之人而报以轻蔑的态度。 |
C.贾岛两次冲撞了京兆尹的车队,但结果迥然不同:韩愈心胸豁达,爱才惜才,相比之下,刘栖楚心胸狭窄。 |
D.贾岛以苦吟著称,冥思苦想之际,前站王公贵人视而不见,甚至因苦吟而冲撞官员车队而被关押,边走边作“推”“敲”之状以斟酌吟诗选词,这些都表现出他对诗歌创作的痴迷之至。 |
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文言句子。
(1)尝叹曰:“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者耳。”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5分)
译文:
(2)岛具实对,未定“推”“敲”,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译文:
(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