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利用两个相同圆筒形玻璃杯、天平(无砝码)、水、刻度尺、胶头滴管等器材测定食用油的密度。
(1)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 移到标尺左端“0”刻线,调节两边的 ,使天平平衡;
②将装有适量食用油和水的玻璃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中,用胶头滴管增、减杯中水的多少,使天平 ;
③取下两只玻璃杯,用刻度值分别测出两玻璃杯中水和油的高度h1、h2;则食用油的密度ρ= 。(2)小明认为两个圆筒形玻璃杯质量不完全相同会造成实验误差。请你也提出可能引起实验误差的原因: 。
悠悠涪江水孕育了涪江两岸儿女,爱动脑筋的小红想知道涪江水的密度究竟有多大,于是她取了一些涪江水,在学校实验室找了下列器材:天平及砝码,量筒(刻度清晰但没有数字),烧杯,铜块(已知它的密度为 ,细线,利用这些器材按下列步骤测出了涪江水的密度,请你帮小红完善实验探究过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应向 (选填“左”或“右”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铜块的质量
(3)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涪江水,用细线拴住铜块,将它缓慢慢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并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线 ,然后取出铜块。
(4)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涪江水,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
(5) 。(请你写出这一步的操作方法)
(6)用天平测出烧杯内剩余涪江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则 。
(7)计算涪江水的密度,则涪江水密度的表达式为 (物理量用符号表示)。根据以上实验方案,小红测出的涪江水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小明同学利用电流表和电阻箱测量小灯泡的功率,设计并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
(1)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 前,应将滑片 移到滑动变阻器的 “ ”或“ ” 端。
(2)闭合开关 ,将单刀双掷开关 扳向“1”,调节滑动变阻器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如图乙所示, ;
(3)将开关 扳向“2”,保持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变,调节滑动变阻箱的阻值 ,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 ,此时 ;则步骤(2)中小灯泡的电阻 ,测量小灯泡电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
(4)步骤(2)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
(5)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 ,以下关于灯泡额定功率 与实际功率 的数值关系,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
. . . .
小明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质量不同两个钢球 和 的质量大于 ,分别不从同的高度 和 静止开始放下,观察木块 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小明通过观察木块 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他利用的研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选填“能”或“不能” 达到探究目的。
(2)由甲、乙图可得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 有关。
(3)小明根据甲、丙两图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她的看法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错误” ,理由是: 。
夏天我们经常使用电风扇,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对此小明提了两个猜想,并利用玩具电风扇来进行探究。
猜想一: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与距离电风扇的远近有关;
猜想二: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与扇叶的转速有关;
为证实上述猜思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装置:将纸板 固定在支架上,纸板 与轻杆固定后悬挂在纸板 上的转轴 处,纸板 和轻杆可绕转轴 自由摆动,将电风扇放在左侧正对纸板 .图中 是纸板 自然下垂时(虚线)到电风扇的水平距离, 是纸板 问右摆动稳定后轻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越大,说用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越强。
(1)探究猜想一:保持电风扇的转速不变,移动电风扇,使 分别等于 、 、 、 ,在纸板 上分别标下纸板 稳定时轻轩的位置 、 、 、 ,如图乙所示,可知猜想一是 (选“正确”或“错误” 的。
(2)探究猜想二:小明同学将一个滑动变阻器与电风扇的电动机 (选填“串联”或“并联” ,在探究过程中,还要保持 不变。
(3)你认为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还可能与 有关。(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块熔化的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1)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 。
(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 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3)图乙中第 时,物质处于 态。
(4)图乙中,物体在 点时其有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在 点时的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