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⑶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⑷每至晴处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本文选自《 》,作者 ,是北魏著名的 家、 家。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 | B.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
C.其间千二百里飞漱其间 | D.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文段写景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先写山,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后写水,则描绘不同 的不同景象。
全文看,第⑷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译
⑴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
阅读下文
醉翁亭记(节选)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________________也。在文中的空格内填上恰当的内容。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因何而乐?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因宾客从而乐。 | B.太守因禽鸟乐而乐。 |
C.太守因人之乐而乐。 | D.太守因述以文而乐。 |
阅读下文
王敦①有废明帝②意,欲以不孝废之。每言帝之不孝,皆云温太真③所说。及温来,敦便奋其威容
问温:“太子作人何似?温曰:“小人无以测君子。”敦声色并厉,欲使温从己,乃重问温:“太子何以称佳?”温正色曰:“钩透致远④,盖非浅识所测。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
注:①王敦;东晋大臣,有谋杈纂位之心。②明帝:司马绍,即后文的太子。③温太真:东晋政治家,曾任太子的近侍官。④钩透致远:指学识广博精深。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及温来( ) (2)欲使温从己( )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人物没法估量君子德行。 |
B.我没有资格估量君子的德行。 |
C.小人物无法测量君子德行。 |
D.我没有凭借测量君子的德行。 |
文中能体现温太真有胆识的语句是
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表现主人公王敦的有勇有谋。 |
B.称赞明帝的广博学识与孝顺。 |
C.表现真正勇者的威武不屈。 |
D.赞扬温太真的智慧与善辩。 |
阅读下文。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蝉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上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是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有所览辄省记下列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做官前后的比较证明借书读才能取得事业成功。 |
B.“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意在表扬黄生。 |
C.“生固幸而遇予”告诫黄生珍惜机会勤奋学习。 |
D.“其切如是”的“是”指代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墨池记(节选)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岂信然邪信然:
(2)羲之之书晚乃善善: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从文中来看,王羲之能够成为“一代书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项脊轩志(节选)
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顾视无可置者
(4)小鸟时来啄食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刘禹锡认为判断“陋”与“不陋”的标准是什么?按照刘禹锡的标准,归有光笔下的项脊轩是不是陋室呢?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