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图是我国东部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2)(原创)简述图示区域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3)(原创)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锋面系统与天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4分)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读我国西部地区两个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A、B两城市的城市地域形态,并说明导致两城市地域形态差异的原因。(4分)
(2)上述两城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都处在
阶段,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共同问题有
等。(4分)
(3)下列关于B城市和内江市、三台市的比较,正确的是 。(2分)
A.内江市的服务范围最小
B.内江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比B城市提供的多
C.B城市与三台市的服务范围不可能重叠
D.B城市的服务功能多于内江市和三台市
(4)试描述图中24℃等温线的走向,并简要说明原因。(4分)

(15分)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我同沿海某地区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性学习。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研究思路:
信息材料:该地区景观及气候资料图。

(1)根据图示信息,说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4分)
(2)与我国东北地区相比,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和不足分别是什么?(4分)
(3)为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该地区应发展的工业有哪些?(3分)
(4)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考察时发现,该地区面临的最大生态环境问题是 。根据以上材料,试简述解决该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4分)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高原冰川广布,冰雪融水是河川径流的主要补给水源。读图,属于冰雪融水补给的是图(填序号)。该类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2)青藏高原是我国湖泊集中区域.湖泊的成因多数是
( )
A.石灰岩溶蚀而形成
B.山体滑坡阻塞河道而形成
C.火山口积水而形成
D.地壳运动产生凹陷而形成
(3)青藏高原多数湖泊及其环境具有的特点是(填序号)。
①可作为生活水源②富含盐碱资源③富含稀有金属
④周围是农用⑤周围是草地⑥周围是牧民居住区
(4)青藏高原资源丰富,能源优势尤为突出。青藏高原可
再生的清洁能源是 ( )
①生物能②煤炭③地热能④水能⑤太阳能⑥石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5)从上海乘坐特快列车去拉萨,沿途农业地域类型的演变是:水田农业、传统旱作农业、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据报载,为了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国家水利部已初步计划今后十年内在西部修建小、微型集雨工程1700万处,预计可以解决或改善2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补水面积4000多万亩,人均收入增加500至1000元。
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表层不能涵养水源,有干旱缺水山区100多平方千米,特别是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极度紧缺,约有3 420万人饮水困难。区域内有一半多的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达2350万。
(1)从干湿地区看,西部地区所在地区属于区。
(2)在年降水量少于毫米的地区,一般不能发展农业。
(3)结合下列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①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
②国家水利部集雨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对水循环的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
③各水循环环节中,能够对H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环节是字母。能够使H的储水量增大的条件有
④为提高集雨工程水质,应改变当地农民等传统习惯。

读地球温室效应影响图,回答下列问题。(21分)

(1)据研究,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有等。试分析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8分)
(2)据图分析温室效应对下列地区农业生产将会产生的影响:(6分)
①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②温带耕作业发达地区
③亚寒带某些地区
(3)目前,非洲严重缺粮的原因是,温室效应是否会进一步加剧那里的缺粮问题?,理由是。(4分)
(4)目然界中的哪些过程可以捎耗C02?(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