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化石能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但其储量有限,不可再生。《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由图可见,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多。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通过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等太阳能燃料,示意图如图2。
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将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例如,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原文作者郑秀珍、邰凯平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2015、2030和2050年能源结构中的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是 。
(2)H2O、CO2转化得到的太阳能燃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复合热电薄膜电池中Bi2Te3由 种元素组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B.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
C.石油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
H2O2可作增氧剂。常温下,用4% H2O2溶液进行实验,研究pH对H2O2分解所得溶液中溶氧量的影响,测定结果如图。
(1)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分析如图得到的结论是 。
干热岩是地层深处的热岩体。如图为利用其发电的示意图。
(1)将干热岩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器的物质是 。
(2)从微粒的角度分析,水变为水蒸气时,变化的是 。
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两支玻璃管内径相同).实验前K 1、K 2、K 3均已关闭。
实验装置 |
【实验1】制备气体 |
【实验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
左管中带孔的燃烧匙盛有足量锌粒,右管盛有稀硫酸 Ⅰ.打开K 1和K 2,使反应发生 Ⅱ.在K 1的导管口处收集气体 Ⅲ.… |
左管中燃烧匙盛有足量白磷,右管盛有水 Ⅰ.光照引燃白磷 Ⅱ.待白磷熄灭,冷却,打开K 2,至液面不再变化,右管中液体的高度为h 1 |
(1)实验1: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使反应停止,Ⅲ中的操作是 。
(2)实验2:打开K 2,右管中液面下降,原因是 ;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 (用h 0、h 1表示)。
如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
(1)实验1:通入CO 2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包下沉,原因是 .
(2)实验2: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变为黑色(CuO),细铜丝团 (填"上升"或"下沉").
(3)实验3:一段时间后,铁粉包下沉,是因为铁粉与 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