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芳酯(PAR)是分子主链上带有苯环和酯基的特种工程塑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下图是利用乙酰丙酸()合成聚芳酯E的路线:
已知:①
②(R、R′表示烃基)
(1)乙酰丙酸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羰基和 (填官能团名称)。
(2)D的结构简式为 。
(3)下列关于有机物B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能发生取代反应 b.能与浓溴水反应
c.能发生消去反应 d.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4)A→B的化学方程式为 。
(5)C的分子式为 ,符合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③分子中有苯环,分子中无结构
在上述同分异构体中,有一种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核磁共振氢谱图有4种峰的物质,写出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到10s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Y的转化率是
(4)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s时,该反应已经停止 |
B.10s之前X的消耗速率小于它的生成速率 |
C.10s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
D.10s时X、Y、Z的浓度保持不变 |
A、B、C、D四种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A的单质在C的单质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D的原子核外N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一半。(第1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6分)
(1)A为;B为;C为;D为;(填元素符号)
(2)C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3)A单质的结构式:
(4) C在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族。
(5) 写出D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得溶液的pH7。
聚-3-羟基丁酸酯(PHB),被用于制造可降解塑料等。PHB是由许多3-羟基丁酸分子聚合而成。合成聚-3-羟基丁酸酯的途径很多,其中有一种途径的副产品少、污染小、原子利用率高,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
(2)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填序号)。
(3)反应②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碳原子的有效利用率为100%),则A的结构简式为。
(4)写出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分子中仅有两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
(5)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某校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
Ⅰ.(1)甲同学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够发生反应,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
实验。
X溶液是,滴入的量一般为。
(2)乙同学也设计完成了另一个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能够发生反应。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溶液的pH,直至盐酸过量。
①写出测定溶液pH的方法:。
②上图中哪个图像符合该同学的记录(填序号)。
(3)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中,(填“甲同学”、“乙同学”或“甲、乙两同学”)的实验能充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了反应,请说明理由:。
Ⅱ.丙同学测出10mL 10%的NaOH溶液和不同体积的10%的盐酸溶液混合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变化见下表(假设两溶液密度相同)。
加入盐酸的 体积( ![]()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溶液温度上升 |
5.2 |
9.6 |
12.0 |
16.0 |
18.2 |
16.7 |
15.7 |
14.7 |
13.7 |
就此实验回答:
(4)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5)请在图中绘制出溶液的温度上升与加入盐酸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图,并在曲线上画出能表示两者之间恰好完全反应的点,并用字母P表示。
Ⅲ.丁同学为测定标示质量分数为32%的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用pH测定仪组成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在烧杯中加入20g 40%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加入该盐酸,pH测定仪打印出加入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的pH关系如图所示。
(6)请以此次测定的结果为依据计算该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为。
(7)请分析你的计算结果与标签标示的质量分数不一致的可能原因(若一致,此空可不填):。
有关物质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
已知A、B是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M为无色液体,常用作有机溶剂,其结构与A相似且为非极性分子。C、E均难溶于水且E难溶于酸。
(1)单质N在X中燃烧可形成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物质,则构成N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M的电子式为,Y的化学式为。
(3)①写出离子方程式:A→C
②检验O中阴离子的方法为
(4)将M滴入O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请推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