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共11分)
三 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我能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每空0.5分,共2分)
(1)春冬之时( ) (2)哀转久绝 ( )
(3)夏水襄陵( ) (4)或王命急宣( )用原文填空(本小题共3分)
(1)文中与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一句意思相应的句子是: (2分)
(2)总括三峡春冬美景的句子: , 。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正面描写了三峡的景色。 |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三峡水流速度之快。 |
C.选文的第四段描写了春季三峡的凄清悲凉。 |
D.文字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
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每句2分,共4分)
①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答:
②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①,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选自刘向《说苑》)
【注】①上:君王
(1)下面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道不通,度已失期 |
先自度其足 |
B.上使外将兵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C.今或闻无罪 |
而或长烟一空 |
D.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2)下列选项中“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
A.君人者,以百姓为天。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陈胜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目的是表达对二人的思念,推翻统治,为她们报仇。
B.【乙】文通过齐桓公与管仲的对话,表现管仲的民本思想。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巩固基石,国家才能安宁。
C.【甲】文中陈胜以“天下苦秦久矣”揭示起义的根本原因,正是【乙】文管仲所说的“民怨其上”。
D.【甲】【乙】选文都是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了陈胜、管仲卓越的洞察力。
(4)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文种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王者何贵?
文言文阅读
赵普
【甲】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莞,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刘宣
【乙】
景泰 ①间,吉安刘公宣 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会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 ③.取解时,刘文恭公铉 ④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孺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焦竤《玉堂丛语》)
【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普少 习吏事 |
习:熟习 |
B.家人 发箧视之 |
发:发现 |
C.每归私 第 |
第:住宅 |
D. 讶其文 |
讶:听说 |
(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 |
B.卒用 其人 |
岁赋 其二(《捕蛇者说》) |
C.谓必山林老孺 之作 |
益慕圣贤 之道 (《送东阳马生序》) |
D. 以语使 |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
(3)下列对本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文写赵普沉着镇定,描写了"跪而拾之"的细节。一个"拾"字表明,赵普此举非常冒险,很可能再次触犯龙威。 |
B. |
【乙】文写到了卫使爱惜人才,刘铉慧眼识才。 |
C. |
【甲】文通篇没有说明赵普推荐的是何人,为什么奏荐此人,而把笔墨落在一奏、再奏、三奏、四奏上,通过"复奏如初",显示赵普的为人。 |
D. |
【甲】【乙】两文刻画人物时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分别写了赵普和刘宣刻苦读书、奏荐人才的事例,都表现了一个中心: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4)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②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5)除赵普和刘宣之外,古人还有许多刻苦读书的事例,请举出一例,并谈谈你的感受。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富贵不能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
(乙)从容就义
①②③.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注】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独行其道
B.其真无马邪?
C.河伯始旋其面目
D.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
(2)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
A.贫贱不能移(移动)
B.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
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
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
(3)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
(4)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5)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一)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二)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下列对《望江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过尽千帆皆不是"是全诗感情上的大转折,船尽江空,希望落空。 |
B. |
"断白蘋洲"运用夸张手法,抒发了独处深闺女子盼不到心上人的痛苦之情。 |
C. |
这首词情景交融,景有层次,情有起伏,绵绵情感让人心碎。 |
D. |
这首词风格浓艳精巧,借倚楼望帆这一细节,细腻地描绘女子盼心上人归来的情景。 |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刻唐贤今人诗赋 于其上 奉命 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
B. |
环面攻 之而不胜 辍耕 之垄上(《陈涉世家》) |
C. |
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
D. |
满目萧 然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
②锦 鳞游泳 鳞
③斜晖 脉脉水悠悠 脉脉
④ 亲戚畔之 亲戚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5)说说你对"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理解。
(6)选文(三)中孟子认为君主怎样做才能够"战必胜"?理由是什么?
一字之师
郑谷①在袁州,齐己②携诗诣之。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③以谷为“一字师”。
(选自宋•魏庆之《诗人玉屑》)
【注释】①郑谷:唐代诗人。②齐己:唐僧人,善诗。③士林:读书人,文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齐己携诗诣之 |
诣: |
|
②数枝,非早也 |
也: |
|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齐己是一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