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从《出师表》《隆中对》节选的甲乙两段文言语段,完成1—8题。  (17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礻韦、允之任也。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②将军宜枉驾顾之(         )
③故临崩臣以大事也(       )   ④由是先主遂亮(       )
甲文中带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                             
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答: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答:
甲、乙两段文字叙述了同一件事,从中可提炼的成语是                
“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表现了刘备怎样的态度?
答:
有人读完《隆中对》后拟一上联,请你根据对《出师表》的理解对出一下联。
上联:《隆中对》刘玄德问计;   下联:
根据甲乙两段文字,描述一下,在你的心目中,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公文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1)故天将降大于是人也(2)行乱其所为
(3)人过然后能改(4)困于心于虑而后作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人成才要经受哪三个方面的磨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还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关?请写出其中一句。

古诗文阅读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
传一乡秀才之()指物作诗立()
文理皆有可观者()日仲永环谒于邑()
翻译划线的句子。
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阅读文言文<伤仲永>,完成下面题目
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③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得为众人而已耶?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世耕 ②日仲永环谒于邑人
③父其然也④泯然众人矣
用现代汉语准确表述(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用文章原句回答。
造成方仲永“泯然众人”的个人原因是:“ ”作者认为“ ”。
从表达方式上看,选文③主要运用了_____的方式,其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

阅读《伤仲永》中文段,回答3—7题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伤仲永》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写朝代)八大家之一。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世耕( )      ②未识书具( )
以钱币乞之( )   ④父其然边()
⑤日仲永( )     ⑥泯然众人矣()
本文按照________顺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详写了_____________,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用文中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道理上讲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从方仲永的遭遇来看,你得到什么启发?

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下面题目。
风烟俱净,天上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解释划线的字。
(1)一百里:(2)流飘荡:
(3)横上蔽:(4)在昼昏:
翻译句子。
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
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