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官僚资本是以国家所有制形式来实现统治集团利益的资本形式。按此说法,近代中国的官僚资本最早应该出现在
|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
| C.民国初年、“一战”期间 |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
相较于基督教与佛教,儒家在中国既无教堂也无庙宇,但两千年来,其学说不仅居中国学术思想的正统地位,而且深入基层,成为维系世道人心的社会规范,其主要原因是( )
| A.儒家的经典,是历代教育及选任人才的重要依据 |
| B.全国各地普设孔庙,并由官方定期举办祭孔典礼 |
| C.儒家思想集诸子百家大成,深获帝王爱好与提倡 |
| D.通俗戏剧小说,将儒家忠孝节义观念普及于庶民 |
如果要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思想的起源,应当查阅的是( )
| A.李贽的《焚书》 | B.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
| C.顾炎武的《日知录》 | D.王夫之的《船山遗书》 |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提出这一观点的思想家是( )
| A.董仲舒 | B.朱熹 | C.王守仁 | D.李贽 |
某思想家曾作诗咏《中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该思想家应是( )
| A.孔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王阳明 |
有学者认为:“耳闻目见,饮食男女……喜怒哀乐之变,皆性之自然,今其(佛教)言曰:‘必灭绝是,然后得天真。’吾多见其丧天真矣。”“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此材料表明该学者( )
| A.赞同佛教的禁欲主义 |
| B.对饮食没有道德规范的要求 |
| C.认可道德规范内的人欲 |
| D.认可私欲,主张个性解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