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新品种草莓的流程图,请据图分析下列有关问题:
(1)以上培育流程中依赖的生物学原理有 。
(2)为了获得脱毒试管苗,过程Ⅰ中通常选取野生草莓的茎尖、芽尖等为外植体进行培养,在此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两个关键阶段是 ,培养基中添加的秋水仙素的作用时期主要是 。
(3)过程Ⅱ中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有 ;选择的目的基因(抗虫基因)最可能是 (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蛋白酶激活剂基因)。
(4)自然条件下,过程Ⅲ中两不同品种的草莓因成熟期不同而无法完成有性杂交,说明两不同品种之间存在 。
(5)正常发育的情况下,抗虫型凤梨草莓的体细胞中最多含有 个染色体组。
(6)为了确定用于杂交的抗虫型四倍体草莓中导入的抗虫基因A整合在几条染色体上,将所培育的全部抗虫草莓自交,单株收集统计后代表型及其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情况)
①若抗虫基因A只整合在一条染色体上,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②若抗虫基因A整合在两条染色体上,有如下图甲、乙两种情况((图中“”代表抗虫基因) 。
分析结果:
若为图甲,后代草莓有 种基因型,其中不抗虫草莓占 ;若后代抗虫草莓占 ,则为图乙。
人类ABO血型系统是临床应用最频繁和最重要的血型系统,基因IA、IB、i位于第9对染色体上,该血型与位于第19对染色体上的H、h基因有关。基因IA、IB、H编码特定的酶形成相应的抗原,其关系如下图一所示。A、B、AB血型与形成特定抗原相关,当不能形成A、B抗原时,血型为O型血。
1.图二P家庭1号、2号的血型分别是A型血、B型血,3、4、5、6、7号个体的血型分别是A、O、 A、B、AB型血。则1号、2号生育O型血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他们孩子的可能血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Q家庭中1号为O型血、2号为B型血,3号、4号均为A型血,请分别写出母亲(1号)、父亲(2号)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O血型系统有分泌型和非分泌型,分泌型个体的唾液、羊水中可检出相应的A、B、H等物质,非分泌型个体不能检出。这一性状受E、e基因所控制,EE、Ee为分泌型,ee为非分泌型。Q家庭4号个体为杜氏肌营养不良症,该病症致病基因为伴X隐性遗传(D、d),D、d与E、e基因完全连锁。Q家庭5号个体尚未出生。
3.图二Q家庭2号个体的唾液中未检测出B、H物质,3号个体的唾液中未检测出A、H物质;4号个体唾液中检测出A、H物质;如果孕育的5号个体为AB型血,其羊水中未检测到A、B、H物质,则5号个体是否有可能是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有哪些表现型并写出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孕育的5号个体的羊水中检测到A、B、H物质,则5号个体是否有可能是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有哪些表现型并写出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P家庭6号个体与Q家庭3号个体成年后结婚生育的儿子(M)患有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已知P家庭6号个体唾液中检测到B、H物质,M的唾液中未检测到有关物质。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该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能否通过检测羊水判断?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P、Q家庭为近亲,他们祖辈X染色体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变异),基因E、e与D、d的交换率为20%。如果P家庭6号个体与Q家庭3号个体再生育一个孩子,是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如果他们孕育的第二个孩子的血型已知是AB型血,生育能检测到H、A、B物质的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病毒侵入宿主体内的复制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病毒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后,此时用血清学方法和电镜检查无病毒颗粒,称为“隐蔽期”,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D、H分别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F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f称为________。
4.假如A为RNA,经实验分析确定其碱基总数为X,其中鸟嘌呤G的数量为Y,你能否推断出构成A的几种碱基数量分别是多少,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中心法则分析,RNA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与人体不同的步骤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探究病毒A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病毒A的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NA酶、RNA酶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等量活鸡胚两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向两组活鸡胚细胞中注射有关物质。
第二步: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分别从培养后的鸡胚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产生病毒A。
请将与实验相关的内容填入下表:
组别 |
注射的物质 |
实验现象预测 (有无病毒A产生) |
相关判断 (病毒A的遗传物质) |
第一组 |
核酸提取液和DNA酶 |
如果有病毒A 如果无病毒A |
则___________是遗传物质 则___________是遗传物质 |
第二组 |
核酸提取液和RNA酶 |
如果有病毒A 如果无病毒A |
则___________是遗传物质 则___________是遗传物质 |
下图是一般情况下,神经激素调节靶细胞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表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f表示的过程引起内分泌腺发生相应的反应,此时,内分泌腺称为______________。
2.如图既有c、d途径又有f途径支配某内分泌腺分泌两类激素,该内分泌腺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f途径促进该内分泌腺分泌______________激素;c、d途径促进其分泌___________激素,此时c表示的激素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一般情况下“刺激X”是____________;激素G通过__________引起的主要代谢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B与激素G调节代谢反应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细胞不可能是肌细胞,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缺乏这种激素,就会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
下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据图回答:
1.肌肉受到刺激,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时,导致肌肉不由自主地收缩;肌肉受到刺激传导到大脑产生感觉,其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顺序为______________。
2.L、N均表示_________________(结构),两者名称不同,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M的信息传导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一中P结构放大为图二,该图表示重症肌无力患者出现的问题。当S与T结合时,引起的生理反应是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当U中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R是自体细胞产生的,概括来说,重症肌无力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疾病。
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问题:
为探究光合作用有关问题,某研究学习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几个实验。
I、研究人工补光和通风等对大棚蔬菜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在同一基地中随机选择三个蔬菜大棚,编号a、b、c;大棚a不盖膜(自然通风),大棚b盖膜,大棚c盖膜并在白天人工补光;定时测定三个大棚内蔬菜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假设植株大小一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
1.比较曲线a与曲线b,曲线b的峰值低于曲线a,其中两个主要决定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线b的“午休”现象相对不明显,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c净光合作用强度高于曲线b,原因是补充光照使光反应产生更多的______________用于暗反应。
3.大棚a中的植物在中午12点时,光合总产量相对值为____________,大棚b中植物在中午12点的光合总产量相对值较大棚a植物为_______(高\低\相等\不能确定)。
4.7点时与18点时,大棚b中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大于a,其主要原因可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该研究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图。
5.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多选)
A.叶片光合速率随着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 |
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 |
C.实验2~4d,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
D.实验2~4d,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于叶片内CO2浓度下降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