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次数 |
钩码重 G/N |
钩码上升 高度h/m |
有用功 W有/J |
测力计 拉力F/N |
测力计移动 距离s/m |
总功 W总/J |
机械 效率η |
1 |
2 |
0.1 |
0.2 |
0.9 |
0.3 |
0.27 |
74.1% |
2 |
4 |
0.1 |
0.4 |
1.6 |
0.3 |
0.48 |
83.3% |
3 |
4 |
0.1 |
|
1.1 |
0.5 |
0.55 |
|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2)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
(3)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是 。
(4)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把同一重物提升相同高度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 (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大小有关。
小亮同学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实验中:已经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部分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补充完整。
(2)小亮同学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向右偏转,而电流表指针向零刻度的左边偏转,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小亮同学排除故障后连接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灯泡较暗,为了让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端(选填“A”或“B”)移动。
(4)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指针如图13乙所示,则通过灯泡的电流是
________A,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 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小亮移动滑片又测量了两次数据后发现,三次测得的灯泡的电阻相差较大,与其他同学交流也是同样的情况,由此总结得出:当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增大,灯泡的亮度变亮,灯泡的电阻 。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小伟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根据图中所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全部浸入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是 N;
(2)根据图A、B、C实验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3)根据图 实验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4)根据图A、C、D三次实验可得结论是。
如图所示,(1)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砝码与游码的读数如图甲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g,如图乙所示,木块A的长度为________cm;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_℃。
(2)图中的如图丁所示,某家庭中的电能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kw·h,若该家庭单独让空调工作,测得1min内电能表转盘转了60转,则此段时间内空调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 kw·h,空调的功率是_______W。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同学按正确方法操作,如图所示是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据。
钩码总重 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弹簧测力计拉力 F(N) |
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s(m) |
5 |
0.05 |
1.4 |
0.15 |
(1)通过对以上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其中不合理之处
是;结合弹簧测力计放大图,可知
他的错误是。
(2)在该次实验中,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是。
某校物理兴趣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
(3)该物质的密度是kg/m3。
(4)在C步操作中,若摇动不够充分,铁砂未充满颗粒的空隙,则测出的密度值比实际密度偏
(选填“大”或“小”)
(5)在C步操作中,若因铁砂较少,全部倒进并反复摇动后,没有完全覆盖颗粒, 则测出的密度值比实际密度偏(选填“大”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