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反映了( )
A.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B.贵族的利益得到维护 |
C.平民的利益得到维护 | D.帝国的稳定得到保障 |
《洪仁玕自述》中说:“自古取江山,屡先西北而后东南,盖自上而下,其势顺而易……况江之北,河之南,古称中州鱼米之地……今弃之不顾,徒以苏杭繁荣之地,一经挫折,也不必久远。”又说:“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材料不能说明的是()
A.中原地区在中国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
B.太平天国不能仅仅依凭苏杭的繁荣 |
C.洪仁玕看到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 |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造成了太平天国的失败 |
恩格斯说,侵略战争给了中国以致命的打击,“旧有的小农经济制度,以及可以容纳比较稠密人口的整个陈旧的社会制度也都在瓦解”。“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和“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恩格斯这段论述主要是()
A.揭露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的严重的危害 |
B.认为侵略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 |
C.说明侵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觉醒 |
D.强调侵略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制度 |
19世纪七十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这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
翻开美国历史,共有九位总统曾在众议院被提案弹劾,被迫交出权力。他们是泰勒、强森、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这充分体现()
A.法律至上 | B.分权制衡的原则 |
C.两党政治 | D.联邦制 |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
B.万民法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人 |
C.罗马法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D.罗马法的实施维系和稳定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